“錢進”臺灣陸企滿懷期待 為何步履蹣跚?

時間:2011-04-22 11:34   來源:人民日報

2011年2月,海協會長陳云林率團訪臺,與臺灣企業界進行座談。本報記者 蘇寧攝

 

  燕京啤酒近日進入臺灣市場。圖為2010年底,北京控股京泰發展公司與臺灣愛之味股份有限公司,就燕京啤酒與愛之味飲料合作開拓市場簽署協議。本報記者 孫立極攝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大陸就開放臺商投資,這股“活水”為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種種原因,直到2009年6月30日,臺灣方面才宣布開放陸資赴臺,兩岸終于實現雙方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不過,近兩年過去,陸資赴臺卻績效不彰,遠沒有達到臺灣方面設想的“提升經濟,促進就業,聯手開拓國際市場”的目標。

  陸資赴臺

  績效不如預期

  2009年6月30日,臺灣方面宣布開放陸資赴臺,首批開放項目192個。2010年5月20日,臺灣方面又開放了銀行、證券、期貨等12個項目。今年1月1日、3月2日,配合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服務業早收清單上路,臺灣相繼開放43項。累計起來,臺灣共開放陸資赴臺項目247個。

  禁錮多年以后,臺灣終于打開陸資赴臺大門,目的在于借助大陸資本,充裕臺灣產業資金,活絡臺灣金融市場,擴大兩岸產業合作的領域,并透過大陸開拓國際市場。此外,還想借此彰顯臺灣經濟的自由開放,讓國際投資人對臺灣市場抱有更大信心。不過,開放陸資近兩年的效果卻大不如預期。臺灣“經濟部”投資審查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共計核準陸資入臺投資案120件、增資案6件,投(增)資金額1.39億美元。

  盡管赴臺投資的陸資數量不多,資金總量也不大,但還是為臺灣經濟社會帶來了生機,最直接的就是為臺灣創造了3000多個就業機會,如果按每戶3口人計算,能夠惠及上萬人生活。2009年7月底,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獲準投資收購臺灣帝普科技公司股權,設立“臺灣新大陸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大陸首家經過正式核準的赴臺投資企業。“新大陸”臺灣子公司的團隊全部都是臺灣員工。談起投資臺灣的心得,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對臺灣本地員工的能力頗為肯定。她表示,陸資赴臺體現的是優勢互補,追求的是兩岸創造,瞄準的是國際市場。王晶說,實現兩岸企業雙向投資,意義不只在于經濟上的雙贏,兩岸企業合作實現“無縫對接”,還有利于改變兩岸民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增進了解,消除隔閡。

  盡管陸資赴臺初期看來績效不彰,但臺灣方面還是對其充滿期許。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預計,未來大陸企業赴臺投資會逐步呈現從第三產業和服務業轉向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的趨勢,兩岸企業合作的目標絕不僅是兩岸市場,兩岸合力推動陸資入臺 ,目標是取得 1+1>2 的市場效應,目標是在全球市場上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臺限制多

  束縛陸資手腳

  陸資赴臺邁不開腳步,原因何在?是大陸可用于對外直接投資的資本不多嗎?顯然不是。商務部的統計顯示,2010年,大陸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高達590億美元,投資目的地涉及129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10年底,大陸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2588億美元。那原因何在?

  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認為,當前臺灣對陸資來臺的限制較多,對陸資不公平,影響了陸資積極性。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唐永紅認為,在開放陸資赴臺投資問題上,臺灣當局一開始就以保守主義的思維為指導,確定了“先緊后松、循序漸進,先有成果、再行擴大”的原則。這種保守主義貫穿于臺灣開放陸資政策的方方面面。首先,臺灣開放給陸資投資的行業領域相當有限,對陸資投資有吸引力的行業領域更少。其次,臺灣對陸資投資人資格限制過于嚴苛,能夠入臺投資的企業有限。

  事實的確如此,雖然時至今日臺灣方面已經開放陸資赴臺項目247個,但只占臺灣產業總數的1/5。且項目仍然維持正面表列方式,也就是說沒被列入開放的項目,陸資不得進入。而臺灣向其它外來資本開放則采取負面表列方式,只要沒被禁止的,外來資本就能進入。陸資相較于其它外來資本,明顯遭受歧視。

  此外,在開放的投資產業領域、投資金額、參股比例等方面,依然對陸資予以嚴格限制。如對制造業投資依敏感程度分為三類,最敏感的集成電路、面板等高科技產業投資只開放5項,陸資參股比例不得超過10%;對敏感度較低的肥料、冶金機械及其它金屬加工用機械設備制造等開放10項,陸資參股比例不得超過20%;合資新設企業,陸資持股比例不得超過50%,大陸對投資企業不得具有控制能力。另外,大陸企業必須提出產業合作策略,并經項目專案審查通過方可投資。至于金融、電信、觀光及房地產等產業開放,則至今沒有下文。

  從開放陸資的一開始,島內輿論就呼吁當局須更務實地處理陸資問題,排除投資阻力,增強陸資來臺的信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表示,臺灣經濟要發展,要促進就業,臺灣當局需要正面看待陸資,正視陸資,善待陸資。陸資是資本,沒有政治屬性。臺灣只有以積極與開放的姿態鼓勵與吸引陸資,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兩岸雙向直接投資,才能實現兩岸經貿關系的正常化發展,才能真正實現臺灣經濟的長期發展,促進就業,惠及民生。

  “錢進”臺灣

  陸企滿懷期待

  大陸中化集團臺灣辦事處辦公室設在臺北的地標性建筑101大樓內,首任辦事處主任柯希霆透露,他們正在積極申請成立臺灣分公司。柯希霆說,臺灣開放陸資赴臺后,中化是首批來臺的大型國企之一,“錢進”臺灣是經過公司董事會認真研究后的企業主動行為,而不是僅僅為了“插旗”。而來臺設立機構后,可以深入到“田邊地頭”,與相關企業直接接觸,更有利于開拓市場。柯希霆介紹說,公司長期以來一直與臺灣的石化、農藥、化肥、種子等企業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去年公司對臺業務的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主要是從臺灣進口產品,并且每年還在以10%到20%的速度增長。

  事實上,很多陸資企業像中化集團這樣對投資臺灣充滿期待,今年2月,海協會長陳云林率團訪問臺灣時,隨團的重量級企業家都對赴臺投資表現出濃厚興趣。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裁魏家福表示,中遠在臺灣設立的代表處運轉情況良好,按照當地的法律規定,一旦允許,代表處將馬上升級為臺灣分公司。目前,中遠已經向臺灣陽明海運提出了入股其高雄集裝箱碼頭的需求,正在等待對方的回應。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認為,兩岸經貿合作已經到了非常好的時機,華潤集團的醫藥、能源、地產以及其它產業,都可以嘗試在臺灣開拓業務。華銳風電科技公司技術總監陳黨慧說,大陸目前風力發電總量已經居全球第一位,臺灣因為空間較小,陸地上很難發展,但可以發展海域的風力發電。他希望兩岸業者合作研發生產全世界最大的海域發電生產設備。中航集團副總經理曹建雄則表示,希望能參與“愛臺12項建設”中的航空樞紐建設。他說,樞紐機場要建設得好,航空公司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兩岸攜手能把臺灣的“桃園航空城”做得更好。

  陸資赴臺雖然現階段還沒有邁開大步,但假以時日,假以更加開放的政策,勢必將有一番亮麗的表現。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殷存毅表示,大陸企業走出去,到境外投資生產,是“十二五”期間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特點。具體到兩岸方面,大陸企業對臺灣投資,將改變過去臺商對大陸單向投資為主的模式。從單向投資到雙向投資,從單一形態到多元形態,從內循環到產業鏈的合作,兩岸經貿合作才有可能實現大交流的格局,經貿關系才會更加緊密,更加相互依存。(本報記者 吳亞明 蘇寧)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bt|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91视频中文字幕| 佐佐木明希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