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高校學生比拼兩岸知識 北師大折桂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夏守智 張曉曦)“寶島杯”第七屆京津高校兩岸知識競賽決賽17日在北京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南開大學四所高校的12名學生參加比賽。最終,北京師范大學代表隊奪冠。
本次知識競賽內(nèi)容多元,既包括臺灣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發(fā)展與風俗文化,也涉及兩岸交流的諸多標志性事件。比賽形式也頗為新穎,除現(xiàn)場答題之外,還加入了“平板直播”“電話搶答”“你畫我猜”等許多新鮮元素,調(diào)動了選手積極性與現(xiàn)場氣氛。
“閩獅漁事件。”北京師范大學的三名參賽學生幾乎異口同聲給出了“1949年后大陸記者首次赴臺采訪的契機”一題的正確答案,力壓清華大學拔得比賽頭籌,并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了頂峰。
北京師范大學代表隊成員田奧凡在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他們?nèi)司鶃碜栽撔!靶蝿菖c政策”小組。據(jù)介紹,該社團主要以探討和分析兩岸關系、增進學生對臺灣社會認知為宗旨。在之前舉行的六屆京津高校兩岸知識競賽中,該組織成員均代表北京師范大學參賽,并奪得了三屆冠軍。
甫結束在臺灣大學一學期交換的田奧凡說,“形勢與政策”小組目前共有約100名成員。社團指導老師會定期組織成員學習臺灣政治、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相關情況,增進他們對臺灣的了解,“所以這次比賽的許多題目我們都如數(shù)家珍”。
代表清華大學參賽的黃中怡來自臺灣彰化,是臺灣中山大學中文系大三學生,目前在清華大學交換。她表示很高興能夠參加這個競賽,其中許多內(nèi)容也填補了她對臺灣認知的空白。談及自己的大陸隊友以及其他高校參賽選手,她語帶欣賞,“我覺得他們都很棒,對于臺灣的了解程度甚至超過了我”。
作為本次活動的支持單位,北京寶島婦產(chǎn)醫(yī)院院長姜禮盟在賽后表示,自己在臺灣生活了60余年,但比賽中涉及的許多有關臺灣的內(nèi)容他也不清楚。對于四所高校參賽學生的表現(xiàn),他贊許有加。他認為,類似的青年學生涉臺活動應該大力提倡,“認識的增加可以消弭許多觀念上的分歧與誤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