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灣,謝謝你給我這樣豐盛的收獲——首屆大陸赴臺就讀大學生畢業季見聞

2015年06月17日 11:10:5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臺北6月17日電(記者李慧穎 何自力)2011年臺灣高校首次面向大陸六個省市招收大學生,700余名大陸學生進入臺灣多所高校就讀。今年六月,首屆赴臺就讀大學本科生順利完成學業迎來畢業季。

  “融入就是交流”

  淡江大學英文系的洪纓剛剛結束了畢業典禮,她獲得了校長親自為她頒發的“畢業生服務獎”。作為30位獲獎者中唯一的陸生代表,這位來自福建廈門的大陸女孩在全校畢業生面前發言:“臺灣,謝謝你給我這樣美的收獲。”

  作為首批跨海踏入臺灣校園的大陸學生,在這四年里,他們始終受到臺灣社會的關注。

  “一開始他們通過我們看大陸,也好奇我們怎么看臺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生徐文迪說,既雀躍又忐忑,既好奇又小心翼翼,可能是這群第一次踏入臺灣校園的大陸學生的共同體驗。

  “我們看臺灣一切都是新奇的。”徐文迪說,氣候溫暖舒適,民眾親和有禮。不過也有不適應的地方:飲食太清淡,臺北也沒有想象中繁華;一個北方同學如果想要和一個臺灣同學“愉快地對話”,需要一方收起“兒化音”,另一方放慢語速,否則交流起來可能會有點困難。

  中國文化大學的王曉桐說,剛來的時候被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個東西大陸有沒有”——高鐵大陸有沒有?地鐵有沒有?101那么高的樓大陸有沒有?聽說還有大陸同學被問到“洗衣機、微波爐你家有沒有”,讓人哭笑不得!霸S多臺灣同學對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十年前。”

  陸生們努力地融入臺灣校園!耙驗槿谌刖褪墙涣!焙槔t說,大二寒假她參加了學校的“北極星服務團”,到花蓮的鄉村小學任短期助教老師;大四寒假她與土木系的臺灣同學一起加入了公益團隊,赴老撾參與當地“足球造型館”的援建。

  “在花蓮的助教工作結束的時候,我教的小朋友拉著我悄悄地流淚;在老撾做的項目,我和臺灣同學一起搬磚、打電鉆,最后他們的電鉆都沒我用得好!焙槔t說,這些經歷讓她更了解臺灣,認識了更多臺灣朋友,也讓臺灣朋友們了解了大陸,“他們都說認識我以后,大陸也變得親切了”。

  淡江大學英文系主任蔡振興告訴記者,這四年里,看著他們慢慢從離開家鄉時緊張忐忑,變得自信大方,“對這些年輕人來說,求學臺灣是難能可貴的人生歷練”。

  “都是學霸?”

  “在淡江大學,凡有陸生的院系,班級前三名必有陸生!钡髮W副校長戴萬欽對記者說。

  勤奮、好學、進取心旺盛、行動力強、對未來有規劃和思考,提到大陸學生,記者采訪的多位老師都不吝贊美之詞。

  蔡振興說,淡江大學英文系的首屆陸生有14名,絕大多數成績名列前茅。也許因為臺灣當局有“三限六不”的限制,使得陸生畢業后不能在臺灣就業,所以這些孩子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大一開始便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所幸四年過去他們都各有收獲,有的收到歐美著名大學繼續深造的錄取書,有的即將進入蘋果公司這樣的知名企業工作。

  “與臺灣同齡人相比,他們顯得更成熟也更勤奮,”蔡振興說,“讓我常有一種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喜悅!

  輔仁大學哲學系的夏逸平已拿到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的錄取通知。“我的計劃是拿到臺大的碩士學位后,去德國繼續深造博士學位!毕囊萜秸f,臺灣高校教育資源很豐富,他所在的專業大部分課程使用英文教材,有不少老師從海外留學回來,學術氛圍濃厚,四年的學習使他收獲頗豐。

  像夏逸平這樣繼續在臺灣高校深造的陸生已是主流。據陸生聯招會的數據顯示,首批來臺的760名大陸畢業生中,有349名報考研究所,最后錄取人數為300人,占應屆畢業陸生總數的近四成。

  “但他們也并非只會讀書。”戴萬欽對記者提及一件至今讓他記憶猶新的趣事,在首屆陸生的入學見面會上,他認識了一位陸生,一年后,在“淡海同舟”社團干部訓練營活動中,他又見到這位陸生!拔曳浅s@訝,要知道‘淡海同舟’是淡江大學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傳統項目,在全校數百個社團負責人中選拔出的少數優秀者才有資格參加。這說明這位大陸同學只用了一年時間,不僅適應了臺灣的生活,還成功加入社團并成為負責人,最后還在全校社團干部遴選中脫穎而出!

  最近島內一家媒體以“陸生來臺四年”為題刊登一組報道,引起臺灣社會反響。文章所描述的陸生群體儼然“學霸”,“念書夠拼”、“已經深入到臺灣校園和社會”,甚至“更有競爭力”,是臺灣“小確幸”池子里的“鯰魚”。

  然而戴萬欽認為,不能如此簡單地判斷陸生或臺生,大陸學生赴臺是兩岸年輕人互相影響、互相激蕩、互補長短的過程,“我們更希望大學是一個熔爐,培養出彼此了解的青年一代”。

  “把青春定格在兩岸”

  “非常優秀”是臺灣方面陸委會文教處處長華士杰對首屆大陸畢業生的評價:“這四年來,他們中有些寫書記錄在臺灣讀書的經歷,有些積極參加學校社團和公益活動,深入了解臺灣社會,取得了令人稱贊的成績!

  華士杰認為,在2011年以前,兩岸的高等教育交流是單向的,只有臺灣學生赴大陸學習,而無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以這一批陸生赴臺為突破,兩岸實現了高等教育的雙向交流,這是兩岸交流史上有重要意義的事件。

  “我們希望能努力創造一個讓陸生在臺順利就學、發展的良好環境,鼓勵更多的大陸青年來臺灣求學。”他說。

  戴萬欽介紹說,為了解決大陸學生不能在島內實習就業的問題,淡江大學成立了陸生就業輔導機構,聯系淡江大陸校友會,推薦學生到校友服務的機構實習,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今年淡江大學還推出博士陸生免學雜費的政策,以吸引更多優秀大陸生來臺深造。

  即將畢業的夏逸平想為后來陸生新同學“做點實事”。他正和臺灣同學羅鼎均籌劃出版一本書,書名為《到臺灣讀書去》,今年下半年將在大陸出版!拔覀兊木庉媹F隊也是一個兩岸團隊,既有大陸學位生和交換生,也有臺灣學生!毕囊萜秸f,這本書主要介紹赴臺就學的事宜,我們把自己這幾年在臺灣求學的經驗、資訊都記錄下來,希望能夠幫助新來的同學更快適應新生活。

  畢業時節,即將離開的陸生還設立了眾多微信公眾號,“兩岸青年”、“倆岸”、“星野學院”等多個公眾號面向陸生發起畢業征文活動,記錄在臺求學的時光。正如一位陸生在畢業征文中寫道的:“我們生活在兩岸,也把青春定格在最美的地方!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 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www无码乱伦|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一夲道DVD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