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交易所和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15日宣布合并,聯合組成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運營商。消息一出,德國《南德意志報》就抑制不住興奮,打出了“華爾街將是德國的”大標題。
乍眼看,德交所擁有新公司60%股份,董事會17個席位中占據10席,看似撿了一個大便宜,其實不然。
短暫的驚喜之后,德國人也冷靜下來。雖然德交所股份更高,董事會成員人數更多,但德國人說話真能算數嗎?雖然德交所擁有新公司60%的股份,但這60%股份早已國際化了,按2009年統計,德國人真正擁有的股份僅為其中的17%,23%屬于英國人,而大頭47%掌握在美國人手中,其余部分散落在世界其他國家。
業內人士認為,過分強調德交所擁有60%股份沒太大意義。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兼并問題專家斯拉思特說:“目前德交所半數以上股份屬于美英投資者,人們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兩家交易所合并后法蘭克福金融地位會得到加強。”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總裁尼德奧爾私下也證實說,“美國股東最終將持有新公司50%以上股份。”
在合并后組建的新公司中,美國人又占據了關鍵性崗位。8個經營管理領導位子,德美各占一半,但新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由現任紐交所首席執行官尼德奧爾擔綱。
另據德國媒體報道,德交所首席執行官弗蘭喬尼說,兩家證交所合并的主要理由是降低高昂的信息技術成本,今后雙方將共同開發和運營下一代信息技術平臺。而負責新公司信息技術的主管,恰是紐交所現任首席信息官。
此外,德國人還抱怨紐交所除了輝煌的歷史之外,在兩家公司聯姻時沒拿出像樣的東西。在近3年時間里,受金融危機影響,紐交所股價由原來每股約70美元跌到現在的每股38美元,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從紐交所轉移到海外。《華爾街日報》評論員大衛·魏德納甚至說:“紐交所是一家走向破產的美國金融機構。”
在兩家證交所宣布合并當天,紐交所股票價格下跌超過3%,表明美國人對這樁交易也心存疑慮;而德國人則擔心今后德交所變成紐交所的影子,步2006年被紐交所兼并的泛歐證券交易所后塵,德交所股價當天也下跌1.7%。
盡管德美兩家交易所合并后將產生全球最大和最強的證券交易所,其市值約260億美元,擁有6400名員工,在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等16個國家擁有交易場所。但德交所和紐交所這兩個重量級選手在攜手爭奪世界交易所霸主地位時,能否實現強強聯手,還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