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各國各顯神通爭奪全球人才

時間:2014-06-13 14:41   來源:新華國際

  據參考消息網6月13日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12日刊登題為《各國角逐全球人才爭奪戰(zhàn)》一文,文章稱,為了走上會計職業(yè),穆罕默德·哈澤姆離開馬來西亞遠赴考文垂。如今,他的祖國希望他能夠回國。

  文章稱,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東南亞國家需要他——成千上萬像他這樣的人——“人才流失”即有技能的專業(yè)人士的移民,已經成為國家完成經濟發(fā)展目標的威脅,是這個國家當前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21歲的哈澤姆正在沃里克大學攻讀會計與金融專業(yè),現在是第一年。他說,他在英國的經歷“用精彩紛呈來形容毫不夸張——義務為小學生教授數學、在沃里克藝術中心表演戲劇”。他甚至還提高了生存技能——他說:“我太想念馬來西亞菜了,最終不得不學習下廚。”

  文章稱,要把他吸引回來,馬來西亞需要作出很大努力,并且要有充分的理由。世界銀行2011年的一份報告估計,旅居國外的馬來西亞人人數30年內翻了兩番——每10名掌握技能的馬來西亞人中,就有1人選擇離開馬來西亞——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

  無獨有偶。去年,印度工商協會估算,留學令印度的財政收入每年損失高達170億美元。非洲的人才流失現象同樣嚴重。

  文章稱,這個問題不僅限于新興國家。1996年到2001年期間離開德國的科研人員數量超過2.3萬。其結果是,在美國、荷蘭和瑞士等國,德國科研人員構成了最大的外國科研人員群體。今年2月份,德國總理默克爾被提醒說,應當實施計劃吸引這些旅居國外的科研人員回國。

  至于英國,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去年提供的數據顯示,現在有130萬接受過大學教育的英國人生活在國外——是發(fā)達國家中人數最多的。

  文章稱,就連美國也不能幸免于這股高等教育人才移居國外的情況。說到這里,有一點諷刺,“人才流失”這個詞據說是英國皇家學會造出來的,指的是技術人員與科研人員從戰(zhàn)后歐洲移居北美的現象。

  美國總統(tǒng)貝拉克·奧巴馬在2014年的國情咨文中,闡述了解決該國訓練有素的專業(yè)人士短缺問題的計劃要點。

  盡管美國有聲望顯赫、吸引力強大的硅谷,但仍然存在IT專業(yè)人士短缺的問題。所以,微軟才強調,逐漸顯現的技能短缺是該公司的最大問題之一。

  網絡安全和云計算領域的發(fā)展加劇了IT業(yè)專家的短缺,但是假以時日是可以培訓出需要的人才的。美國是印度和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雇員的熱門就業(yè)地,但是美國的IT也高管現在擔心,這樣一來,政府會成為掣肘者,而不是幫手。

  他們說,簽證限制嚴重阻礙國外IT專業(yè)人士的順暢流入。

  但是,總體來說,各國政府和招聘機構都在竭力鼓勵“人才回流”。例如,招聘網站Careers In Africa在里斯本、紐約和倫敦都舉辦活動,從旅居歐洲和北美的非洲人中招募一流人才。

  報道稱,南非就出現了回流趨勢。阿德科普控股公司一份2014年報告顯示,過去7年中有35.9萬高技能南非人回國,約占主管、專業(yè)人士群體的18%。

  德勤前不久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印度也有越來越多的專業(yè)人士回國。報告認為,這一現象與印度興建世界水準的娛樂設施以及科研機會改善存在關聯。

  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是,印度政府出臺計劃,鼓勵印度裔工程師和科研人員申請研究職位。拉馬林加斯瓦米深造獎學金就屬于這類計劃。

  但是,有些時候,招聘計劃未能吸引回所需的人才。高管搜尋公司羅盛咨詢海外中國部門的負責人翟斌說,當前迫切需要的是留住和吸引管理人才而不僅僅是技術人才。

  翟斌本人是“海歸”——中國內地人在中國長大,在國外工作后來又回國——他回憶說,2008年,中國迫于人才短缺,出臺了“千人計劃”。翟斌說,這個計劃在醫(yī)療、汽車等行業(yè)是成功的,但是沒有“解決領導型人才的嚴重短缺狀況”。

  今年3月份,哈澤姆等4000名留英馬來西亞學生在倫敦參加了一次招聘會。這次招聘會得到了馬來西亞人才組織和英格蘭和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的支持,馬來西亞人才組織是馬來西亞政府組建的一個機構,旨在幫助政府滿足國家的人才需求。

  馬來西亞人才組織總裁約翰·梅里肯說,馬來西亞要滿足技能人才的需求,必須“把雇主帶到學生面前”。

  他說:“你可以在馬來西亞擁有一份國際職業(yè)——畢業(yè)生可以在國內獲得ICAEW的國際認證會計職業(yè)資格。”他說,政府還給回國的馬來西亞專家減稅,他們在5年內只需繳納15%的所得稅,而不是最高等級的25%的所得稅。

  一旦合格,哈澤姆就會真的回國。他說:“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我父親跟我說過,‘哈澤姆,一個人有激情,就能夠走得很遠。’我對此確信無疑……我要尋找一條擁有廣闊發(fā)展前景的清晰的職業(yè)道路。”

  文章稱,醫(yī)生人才流失現在在某些非洲國家非常嚴重,以至于2013年,埃塞俄比亞的衛(wèi)生部長披露,芝加哥的埃塞俄比亞醫(yī)生甚至比埃塞俄比亞本國的都多。

  前不久,在尼日利亞,沙特試圖通過政府代表團舉行現場面試來招聘醫(yī)生。

  奧拉·法杰米羅昆是在英國生活的尼日利亞醫(yī)學畢業(yè)生,專業(yè)是婦產科。2002年,他開始效力于國家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2008年獲得培訓崗位,現在希望成為會診醫(yī)生。

  他之所以在英國工作是因為尼日利亞是英聯邦國家,他本人接受的也是英語教育。

  雖然尼日利亞醫(yī)生匱乏,但是法杰米羅昆認為回國是沒有“吸引力”的。他說:“由于培訓品質、薪酬質量和醫(yī)療設施品質等問題,尼日利亞存在巨大的醫(yī)學專業(yè)人士缺口。”

  “我終究是要回國的。但是,只有醫(yī)療政策發(fā)生改變,特別是資金方面的政策,我才能夠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尼日利亞對醫(yī)療領域的投入占GDP的比例不足4%。”

  法杰米羅昆并非特例。倫敦大學學院2014年4月的一份報告顯示,逾8.8萬名外國醫(yī)生登記在英國就業(yè),其中有27758人來自歐洲大陸。

  現在,國家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正在印度建立一個評估中心,以便通過視頻連接對該國有抱負的實習醫(yī)生進行面試。這一招聘舉措是為了應對英國急診部門人才短缺的狀況而采取的。

  另一方面,隨著外國學生的到來,英國培訓的醫(yī)生則前往澳大利亞,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的薪酬。(編譯/于曉華)

編輯:李杰

相關新聞

圖片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人妻中文久久久久| 欧美 亚洲 日韩 中文2019|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大学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高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有码|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WWW插插插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久久AV高清无码|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