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受訪者稱網絡輿論場長期被八卦議題霸占

時間:2015-07-13 15:3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漫畫:邱炯

  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大眾與明星之間的互動越來越方便。明星開始走下神壇,將生活的點滴分享給大眾,或自黑,或賣萌,常常引起一眾粉絲跟帖狂歡。明星們各顯神通“搶頭條”“搏版面”,大大增加了曝光率,網友享受了全方位消費明星的樂趣,也為明星的家務事“操碎了心”。一次又一次的娛樂狂歡正不斷引爆輿論話題。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移動調查終端和問卷網,對187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中,51.4%的受訪者直言現在各媒體平臺的娛樂類新聞過多,56.8%的受訪者認為青少年過多關注娛樂話題不利于樹立正確價值觀。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00后占1.1%,90后占25.2%,80后占45.7%,70后占19.9%;男性占48.5%,女生占51.5%。

  51.4%受訪者指出各媒體平臺娛樂類新聞過多

  在北京某國企工作的尹師瑩,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基本上追看了各家衛視所有的明星真人秀節目。對她來說,雙休日就是綜藝節目狂歡日。尹師瑩說,她追看明星真人秀主要是想知道明星私底下是什么樣,是否與他們在影視劇中飾演的角色有反差。看完節目之后,她還習慣去搜索微博熱門話題,看看其他人怎么評價節目里明星的表現。

  調查顯示,57.2%的受訪者經常看明星真人秀節目,35.4%的受訪者偶爾看,僅7.4%的受訪者從來不看。對于網絡上的娛樂話題,23.9%的受訪者會參與討論,51.5%的受訪者關注但不參與,24.5%的受訪者既不參與也不關注。

  追了近一個季度的明星真人秀之后,尹師瑩對這些節目的熱情逐漸冷卻:“真人秀節目太多了,在節目中,明星的每一個行為的含義都會被放大,甚至被刻意賦予某種意義。社交網站上,各位明星的粉絲和支持者們還經常為了維護自己的偶像互相攻擊。”

  調查顯示,51.9%的受訪者喜歡明星真人秀節目,23.7%的受訪者不喜歡,24.4%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對于以明星真人秀節目為代表的“消費明星”現象,37.2%的受訪者表示贊成,28.2%的受訪者表示反感,34.6%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

  “微博上的實時熱搜內容不是熱播電視綜藝,就是粉絲頂上來的偶像動態。明星隨便曬個照、賣個萌都是話題,戀愛、結婚更是大新聞,夠粉絲狂歡好幾天。”喜歡刷微博的彭晴晴感慨,除了一些較為嚴肅的新聞節目,其他節目中好像都有娛樂的影子。

  調查中,51.4%的受訪者指出現在各媒體平臺的娛樂類新聞過多,56.6%的受訪者直言網絡輿論場長期被娛樂八卦議題霸占,網絡輿情成了網絡“娛情”。

  54.0%受訪者認為經紀團隊的炒作是“娛情”洶涌主因

  是什么原因導致娛樂議題受到大眾的過分關注?調查中,54.0%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明星經紀團隊的炒作,47.1%的受訪者指出娛樂節目剪輯故意夸大矛盾以制造話題,45.3%的受訪者指出部分媒體在其中推波助瀾,45.2%的受訪者指出娛樂話題被人為操縱,41.5%的受訪者歸因于粉絲的盲目參與和維護。

  山西某職業學校的體育老師任強對記者說:“有一家衛視的剪輯真的太神了,利用拼湊的語言制造一些沖突感極強的情節,這期節目制造潛在矛盾,下期矛盾爆發,接著化解矛盾,把綜藝節目做得像連續劇一樣,不知不覺我就一直追著看下去了。”

  在彭晴晴看來,娛樂話題引起普遍關注是因為媒體上相關信息太多,有的媒體直接把八卦新聞當成頭條推送。她告訴記者,有時為了避開娛樂新聞,她會故意幾天不上微博,但是這個做法是徒勞的,網絡編輯們會把明星的微博拎出來編成一條新聞發布,甚至配圖配視頻發成頭條。

  “‘消費明星’一直以來都是常態現象,綜藝節目和真人秀節目的出現讓娛樂產業又著實火了一把。”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穎吉指出,網絡上的公眾話題,一般情況下只有利益相關者才會參與討論。但是娛樂話題門檻低,人人都可以參與。而娛樂的輿論場背后,始終是互聯網產業、娛樂文化產業的一系列利益鏈條。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信息就是互聯網的血液,如果信息量降低或不再傳遞,互聯網產業就不復存在。娛樂產業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注意力經濟,普遍利用網絡平臺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和時間,比如在微博等平臺傳遞娛樂話題的信息,讓大眾參與進來進行爭論,以維持自身發展。”王穎吉說。

  在受訪者看來,娛樂話題受到高度關注的原因還包括:網民的狂歡式參與(23.5%)、娛樂事件越來越具有戲劇性(21.0%)、公眾以此逃避現實壓力(16.7%),有的人希望獲得偷窺快感(16.2%)等。

  56.8%受訪者認為青少年沉迷娛樂話題不利于樹立正確價值觀

  尹師瑩對記者說,她很不理解一些粉絲為維護偶像在網上相互攻擊、破口大罵。在她看來,對于明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涉及道德、法律的話,大家有一個自己的判斷就好了,沒必要爭得天翻地覆。

  任強認為,互聯網出現以前,信息擴散范圍和速度有限。現在有了網絡,信息量增大,傳播更加快捷,在網民的參與下,什么事情都能放大,一件事情可以被不斷深挖,大眾好奇心不斷被激起。

  當下,參與“娛情”討論人中年輕人居多。青少年沉迷娛樂話題會帶來哪些影響?調查顯示,56.8%的受訪者認為不利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36.5%的受訪者認為這不利于其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36.3%的受訪者認為“娛樂罵戰”會讓青少年受到網絡暴力文化影響,31.3%的受訪者認為這會讓青少年不懂得尊重他人隱私,28.4%的受訪者指出娛樂狂歡過后精神會更加空虛。

  “網民的參與就是在打口水仗,爭不出什么真相。”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大三學生韓佳欣認為,真人秀再“真人化”,仍然有“秀”的成分,明星給觀眾看到的言談舉止正是其希望呈現的個人形象,爭論真假并沒有什么意義。

  王穎吉認為,網絡傳播具有碎片化、匿名化的特點,本就不適合傳遞嚴肅信息和進行嚴肅討論。“‘娛情’不斷擴散,最大的矛盾之處就是雖然娛樂產業的發展是以人的自由和正常生活為代價的,但是人們沉浸在消費娛樂明星的快感之中心甘情愿。就像尼爾·波茲曼(美國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編者注)提到的,電視是‘笑容滿面的敵人’。如今互聯網這個個人化的平臺因為沒有了電視的把關人笑得更加燦爛,自然‘娛樂至死’的程度也大大地加深了”。

  “過度娛樂化的現象應該得到修正,但是修正非常困難,即使一定的行政措施也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過不了多久娛樂產業和網絡中的娛樂話題就會再次成為焦點。”王穎吉指出,大眾的注意力已經被電視和網絡上的娛樂節目吸引,對于娛樂話題的討論和追蹤有了更多的興趣和需求,接著就會有相應的產業來滿足觀眾的需求。

  調查顯示,對于網絡“娛情”泛濫的現狀,56.2%的受訪者建議對娛樂圈炒作行為進行規范,50.2%的受訪者認為應對娛樂類節目進行限制,45.2%的受訪者認為大眾傳媒應自我約束,44.2%的受訪者建議公眾理智參與,37.1%的受訪者希望社會創造更多高品質精神生活產品,14.5%的受訪者認為情況的改善可以依靠社會的自我凈化。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馬越

編輯:李杰

相關新聞

圖片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区在线观看|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内射人妻少妇无码一本一道|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看一|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