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遭遇強降雨 | 多支力量聞“汛”而動 筑起暴雨中“生命方舟”
自7月23日以來,華北等地降雨明顯偏多,河北、北京等地還遭遇極端強降雨,造成重大災害。29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和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
7月23日以來,華北等地降雨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監測顯示,23日8時至29日7時,河北的保定、承德和北京密云的一些地方累計降雨量達500毫米以上,局地甚至超過600毫米,這雨量可謂是短短幾天下完了常年一年的雨。
北京本輪強降雨有四大特點
昨天至今晨,北京普降大到暴雨,房山、大興、朝陽、順義、平谷、懷柔部分地區達大暴雨量級。北京市氣象局介紹,本次降雨過程有四大特點:
一是持續時間長。前年,北京“23·7”極端強降水過程持續83小時,本次降水截至29日11時已持續147小時。
二是強降水主要集中在山區、尤其是北部山區。從23日8時至29日11時,全市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密云區、懷柔區、平谷區平均降水量分別為366.6毫米,229.9毫米、347.9毫米。
三是降水分布不均、山區短時雨強大。其中,密云區累計最大降水量為郎房峪573.5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懷柔東峪,為95.3毫米,屬于特別極端的情況。
四是極端性強、屬于極端強對流天氣。26日午后到夜間,在北京的密云、懷柔、延慶三個區都出現了小時降水量超過80毫米和3小時降水量超過180毫米的站點;28日凌晨,密云再次出現3小時超過180毫米的站點。本輪降水連續在密云區出現極端強對流天氣,為歷史罕見,破壞性極大。
30日北方降雨將大幅縮減 防范地質災害
30日,北方降雨將大幅縮減,東北地區東部和北部及內蒙古東北部部分地區將有小到中雨。氣象部門提醒,由于地質災害具有滯后性,京津冀等地仍需持續做好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城鄉積澇等各類次生災害的防御工作。
28日晚,北京市出現強降雨,大部分地區達到暴雨級別,對此,北京啟動了全市防汛一級應急響應。武警、消防等多支力量聞“汛”而動,迅速展開搶險救援,筑起了暴雨中的“生命方舟”。
北京懷柔:斷橋懸崖架繩索 全力救援轉移受困群眾
在懷柔區,暴雨過后,琉璃廟周邊村莊的不少道路已被洶涌的山洪沖垮。許多車輛被裹挾著沖得七零八落,散落在各處。為了方便把受困人員轉移出來,消防救援人員在斷路處就地取材,用斷木和繩索快速架起一座木橋。
渡過斷橋還有斷路,這段路需要攀崖壁而行,隊員們拉起繩索,有自主行動能力的被困群眾,緊抓繩索,小心沿懸崖邊緣艱難通行;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兒童和傷員,救援人員將他們一個個背過險段。
受困的人員中,有一名4個月大嬰兒,由于沒有母乳,奶粉也吃完了,必須轉運。救援人員或抬或抱,小心翼翼地把嬰兒護送到安全地區及時補給。
北京密云:生命接力 直升機轉運孕婦
因連日暴雨,密云大城子鎮下柵子村出現災情,出村道路遭到損毀,車輛無法進入。28日,村里一位孕婦身體不適急需轉移,接到報警后,消防救援人員徒步進村,因山路崎嶇,為了孕婦和胎兒的安全,最終調用直升機協助轉運。救援人員同時協助村里40多位村民出村轉移安置。
北京密云:村民用鏟車等協助消防人員救出被困群眾
在密云區太師屯鎮葡萄園村,強降雨導致村莊大面積被淹,有群眾被困。當地村民自發組織起來,利用鏟車 協助消防人員使用救援船 將被困群眾救出,并將他們安全轉移至臨時安置點。
北京懷柔:無人機空投物資 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在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救援人員啟用多架無人機,向琉璃廟鎮21個點位陸續空投3000份物資。
在這場與洪水的較量中,駐京部隊的官兵們聞令而動,星夜馳援,奔赴抗洪一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7月28日,平谷區鎮羅營鎮成為暴雨重災區,多處村莊被洪水吞噬。武警北京總隊官兵到達現場后第一時間展開救援行動,疏通救援通道、搬運生活物資、設置安置場地,護送鎮羅營鎮關上村受災群眾安全轉移。
18時30分許,救援前線部隊接上級緊急通報:東寺峪村有大量群眾受困。據先遣救援小組實地偵查反饋,該村道路已完全損毀,房屋坍塌嚴重,190余人被困其中,且急需食品、飲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資。 19時,救援部隊攜帶著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向受災村落艱難挺進。隨后采取“一對一 ”幫扶模式,背負老人、懷抱孩童、抬送傷員,護送受災群眾分批向山下安全區域轉移。至29日凌晨,190余名被困群眾全部安全撤離險境。
28日晚,北京衛戍區某團500名官兵冒雨馳援密云區潮河寧村新橋,官兵們爭分奪秒、頑強奮戰,裝填沙袋5000 余個、設置固定木樁80余根,加固堤壩200余米。29日8時,任務官兵馬不停蹄繼續前往受災較重的馮家峪地區,繼續遂行搶險任務。本輪強降雨以來,北京衛戍區先后派出2000多名官兵和民兵,分赴密云、懷柔、順義等受災較重地區開展搶險救援。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河北承德災情嚴重,多處道路出現中斷,當地搶險救援正全力展開。
河北灤平:通往失聯村莊的第一座橋已經搶通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7月28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 馬營子滿族鄉 發生山體滑坡,造成部分村莊的道路和通訊中斷,給救援工作造成極大困難。從今天早上開始,總臺記者開始挺進西溝村的失聯村莊。目前,通往失聯村莊的第一座橋——王北溝門橋已經在今天晚間搶通,行人和小型救援車輛可以通行。
河北灤平:新一批救援力量奔赴灤平西溝村一線
而在大橋修好之前,今天一大早,新一批消防、醫療等救援力量從鄉里出發,花了四五個小時,徒步7.5公里,奔赴西溝村救援一線。這一批新的救援人員 包括42人組成的消防隊伍和50人組建的醫療救援隊,他們將前往受災村莊開展救援、醫療和消殺工作。醫務人員隨身準備了十幾種藥品,包括外傷藥、降壓、降糖藥和感冒退燒藥等。
私家車化身“擺渡車” 接力運輸救援人員
在記者跟隨救援人員 徒步趕往受災地區的路上時,一位灤平縣南大廟村的村民,開著私家車主動停下,義務承擔起擺渡救援人員的重任。
黨員干部堅守一線 守護群眾安全
連日強降雨引發的山洪,導致承德圍場 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部分村莊受損,在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新豐村,由于當地處于兩山之間,地勢低洼,強降雨引發的山洪,使村里的道路和村民院子里堆積了許多淤泥。當地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沖在防汛一線,積極幫助村民加固房屋,清理淤泥。
河道漲水漫進小區 排澇工作正在進行
承德市興隆縣,也遭遇持續強降雨。截至目前,全縣平均降水量已達150.1毫米,最大降水量達330.5毫米。強降雨導致縣城部分臨河小區被淹。臨近河道的部分底商和道路上,也堆積著大量淤泥和垃圾,一些車輛因泡水損毀。目前,大型機械已進場展開清理作業。
面對嚴峻汛情,天津市薊州區累計轉移超萬人。昨天當地臨時關閉全部景區景點、農家院及民宿,后續開放時間另行通知。經過各部門的全力搶險,截至今天上午,當地因險情斷電的8條供電線路 已恢復6條,損毀的29處通訊設施 已恢復19處。
天津薊州:1200余名群眾被困 多方開展救援
受強降雨影響,天津薊州區下營鎮小平安村,因洪水沖毀出村公路,導致1200余名當地村民和游客被困。因小平安村地處黃崖關長城腳下,當地村民大多經營農家院,眼下正值旅游旺季,大量游客在此居住。當地政府了解情況后,立即展開救援。
截止今天中午,1200余名被困人員已全部解救。而對于被毀道路,交通部門也在第一時間組織力量進行搶通,坍塌的路基正在被修復。
天津薊州:民房被淹 消防員深水中救出被困老人
7月28日,在天津薊州區下營鎮下營村,受連續強降雨影響,部分民房被淹。消防人員在搜救時發現,村內一位老人由于撤離不及時被困。為了躲避不斷上漲的洪水,老人只能手抓窗戶外的護欄等待救援。一名消防員立即跳入齊脖深的水中,幫老人套上救生圈,把她送往安全地帶。最終,在其他救援人員的配合下,老人成功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