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機關為“7·21”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捐款42萬余元
7月24日下午,北京市直機關啟動為本市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捐款活動。市委書記、市長郭金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市政協主席王安順,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吉林等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參加。
市委機關捐款現場設在市委機關一層大廳,來自機關的150余名黨員代表早早趕到現場,紛紛把匯聚了本部門、本支部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愛心的捐款投入捐款箱中。
捐款活動同時在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機關展開,機關黨員干部都積極響應,踴躍捐款。
據市直機關工委負責人介紹,此次捐款活動為自愿參加,參加對象主要為機關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團員青年和干部職工。
截至活動結束,共捐款42萬余元。所捐款項將送到市屬慈善機構,或結合“三進兩促”活動直接送到結對幫扶的鄉(鎮)村。
三千精兵馳援災區
從前晚至昨晨,北京衛戍區3000余名官兵、100余臺車輛分五路緊急進駐房山區、通州區5個受災嚴重的鄉鎮。
特寫
“暴雨中不倒的旗幟”
“沒事,正犯困呢,這下泡了個涼水澡,又精神了!”搶險途中,朝陽區南磨房鄉調研員王根來不慎掉入水坑中,顧不得疼痛,爬起來,他又和其他干部一同沖入雨夜之中……北京7月21日發生罕見的特大暴雨后,全市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奔波在搶險救援和災后重建的最前線。
“雨情就是命令”
面對61年來北京最大降雨,10萬名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在暴雨中展開了生命大救援。
在災情最重的房山區,全區2285個黨組織、3.7萬名黨員投身到一線戰斗中。區委書記劉偉說:“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做到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沖鋒在一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黨旗高高飄揚。”
將損失降到最低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這場暴雨,將暴雨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北京市委書記、市長郭金龍給了全市人民一顆“定心丸”。
面對特大暴雨,北京市的信心來自全市黨員干部在緊要關頭的勇于承擔和沉著應戰。
21日14時多,密云縣石城鎮柳棵峪村下起了大雨。此時,村里的大喇叭傳來通知村民立即轉移的消息。在黨員干部的指導下,一個小時內,全村132名群眾有序快速地從自家出發,沿著預先設定的轉移逃生路線轉移到安置點。
雨停工作不停
雨過天晴,北京各級黨員干部沒有停歇,又投入到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
門頭溝供電公司潭柘寺供電所的姚海軍一直堅守在工作一線,暴雨當天,他和同事在雨夜中步行,修復了魯家灘北被雷擊中的變壓器表箱。這兩天,又開始對轄區損壞線路進行檢查維修。
同姚海軍一樣,北京市電力、公路、水務、衛生等部門的黨員干部職工在暴雨過后繼續忙碌著,加速修復被毀道路、水利等設施,全面清理淤泥和廢墟,特別是對衛生死角、暴露垃圾進行徹底清理,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在農村地區,黨員干部與受災農戶共同開展生產自救,一面組織人力疏通村內及農田的溝渠,一面抓緊籌集種子、化肥等農資,對確定絕收的地塊補種短期農作物,彌補災害損失。據新華社電
舉措
市委市政府緊急安排1億救災金
針對暴雨洪澇災情,市民政局昨天表示,市委、市政府已決定緊急安排救災資金1億元,專項用于受災區縣對緊急轉移安置的群眾、因災遇難人員家屬、受災導致基本生活臨時困難的群眾,以及因災倒損房屋的農村困難家庭開展應急救助等工作。
市財政局昨日消息稱,已撥付1億元應急救災資金,專項用于受災群眾的臨時困難救助等。
同時,財政局正在開展相關政策和補助標準的前瞻性研究,推動公用事業建設,提升城市抗災應急管理水平。
據了解,這些研究包括對城市排水管網財政投入、建設標準、災后恢復生產和受災民眾補助標準等。(記者魏銘言 蔣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