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評論員文章 | 搶抓歷史機遇 擔負歷史使命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總書記的殷殷教導和諄諄囑托,為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思想之光指引前行之路。“成為科學規律的第一發現者、技術發明的第一創造者、創新產業的第一開拓者、創新理念的第一實踐者”,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明確要求。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匯聚了重大科學規律發現、關鍵技術突破和未來產業開拓等多元能力,是策動國家未來核心競爭力躍遷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上海著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心無旁騖做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決心,全力抓好布局深化、生態優化、系統支撐、企業培育,孕育更多具有創新策源意義的“核爆點”,更好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其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改變產業發展的圖景。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應用場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人工智能技術能否賦能實體經濟,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特別是新質生產力,是人工智能發展成敗的關鍵。因此,要加快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持續加強通用大模型和垂直領域大模型研發,在底層技術上加快突破,在產業應用上加大創新,探索可落地的商業模式,尋求技術邏輯、市場邏輯和治理邏輯的契合,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進一步推動上海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建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人工智能高地在此寫下的,也將是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的新樂章。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從“上下樓就是上下游”“鄰居就是合伙人”的“模速空間”,到始終聚焦前沿熱門技術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從張江實驗室的徹夜燈光,到智能機器人的粉墨登場……這幅多彩的時代畫卷上,有無數懷抱理想的青年。創新是人類進步的源泉,青年是創新的重要生力軍。廣大青年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與厚望,把個人奮斗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跑好歷史的接力棒,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寬廣舞臺上綻放絢麗的青春光彩,努力打開機遇的未來空間,每個年輕人從中找到的,是人生出彩的舞臺。未來已來。肩負歷史使命,搶抓歷史機遇,上海這座“創新之城”正用行動書寫屬于自己、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的“確定性、未來性、機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