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更深了解、更多共贏 中拉各界期待雙方合作煥發更廣泛潛能
中國日報網5月13日電 2025年是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中拉論壇)正式運行十周年。在雙方共同努力推動下,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在過去十年中不斷取得新成果,中拉關系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
近年來,來自拉美的車厘子、牛肉、紅酒等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近期公布的“中拉互視民意調查”顯示,87%的受訪者使用或購買過來自拉美的商品,而中拉合作的互利共贏性質也獲得中國公眾的高度認同。
與此同時,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公路、鐵路、港口、水壩、能源等基礎設施投資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比如秘魯的錢凱港和阿根廷的鐵路投資。拉丁美洲社會科學理事會(CLACSO)“中國與世界權力版圖”工作組協調員洛德斯·雷蓋羅(Lourdes Regueiro)表示,中國為拉美提供了一種不附加政治條件、不要求意識形態趨同的伙伴關系,中國因此被該地區視為不會強加政治或經濟模式的關鍵發展伙伴。
。▉碓矗褐袊請 宋晨 英文《中國日報》2025年5月13日9版)
在北京大學攻讀中國法律的莫蘭(Moraima Ordo ez)來自墨西哥。她表示,作為一個對中國頗感興趣的拉美人,自己對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合作也十分了解。她提到,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于2011年成立,深化了南南合作理念,也隨著2014年中拉論壇的成立而得到鞏固。
莫蘭認為,論壇建立在互相尊重、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旨在促進政治、安全、貿易、科技和文化領域的合作。目前,中拉在這一框架下已取得多項成果,特別是中國已同許多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這體現了該論壇的重要性以及其對拓展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外交關系的意義。
她說,當前全球面臨新的地緣政治挑戰,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為探討當前國際形勢提供了機會。她希望,會議期間,中拉雙方能夠就擴大雙邊貿易,實現貿易多元化的話題進行討論,這是推進多邊主義,促進互利共贏之道,也是雙方共同應對當前經濟挑戰的關鍵。
雷蓋羅也表示,拉美將自身視為“全球南方”的一部分,這已成為區域內的默契共識。相信隨著多極化世界的到來,”全球南方”在國際政治議程中的聲音與訴求將得到強化,拉美與中國將積極參與構建新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
對于中拉未來可加強合作的領域,調查顯示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可再生能源開發、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都排在前列。對于注重環保的拉美國家而言,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產業鏈具有優勢。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王友明表示,“數字一帶一路”“綠色一帶一路”等合作概念的產生都與拉美國家有很深的聯系,因此雙方在綠色發展領域合作意愿強、行動實、前景廣。
烏拉圭駐華大使、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駐華使團團長費爾南多·盧格里斯此前在出席中拉友好植樹活動時說,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有很多發展中國家,地區環境亟待保護,“我們非常關注氣候領域,希望未來繼續和中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盧格里斯近日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還表示,十年來,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中拉論壇框架下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對話。中國已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展大量合作,這種發展中國家間真誠無私的合作,非常值得贊許。
盧格里斯期待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取得豐碩成果,共同開啟中拉下一個十年合作新篇章。他認為,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對話,中拉論壇為雙方進一步交流經驗敞開了大門。雙方既有諸多成功經驗,也面臨著一系列共同挑戰,同時也共享許多價值觀,相信中拉在諸多領域可以繼續攜手合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代的中拉關系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匯聚中拉各方友好力量的重要平臺,中拉論壇也將進一步促進中拉合作走深走實,為動蕩的世界持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推動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為中拉關系開啟下一個美好十年。
(編譯:高琳琳 編輯:齊磊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