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

2025-07-25 21:3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風從海上來,電送千萬家。

  福建省福清市興化灣,數十臺百米高的風電機組矗立蔚藍海面,將陣陣海風轉化為綠色能源。這座海上風電場已累計發電超62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煤消耗約189萬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465萬噸。

  發達的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

  藍色大海孕育無限機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提升,2024年海洋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較2012年翻一番,體量不斷增加、發展勢頭強勁,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高效協同,更加注重產業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諧,更加注重合作共贏,通過高水平保護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強國建設風帆正勁。

  創新驅動——

  “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

  金鯧“晨海1號”、虎龍雜交斑……海南省東方市感城鎮,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136口高標準室外魚塘波光粼粼,海水魚品種豐富,在魚塘中蹦跳翻騰。

  “我們每年投入2000多萬元的科研經費,專攻漁業種質創新。”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趙廣文介紹,公司已建成熱帶海水魚類活體種質資源庫,親魚數量達10余萬尾。立足育種,公司還打造了農文旅相結合的生態產業。

  一尾海水魚,“游”出一條產業鏈,既是向海洋要食物,踐行大食物觀的生動實踐,也折射出躍動的海洋新質生產力,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澎湃動能。

  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科技瓶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風漁融合網箱平臺“伏羲一號”在廣東省汕尾市建成投運,夯實“藍色糧倉”建設;建成海洋微生物資源保藏庫,自主研發的海洋藥物占全球已上市品類的近30%;“象群”系列智能涂裝機器人正式“上崗”,海洋船舶工業數智化發展成效顯著……

  自主創新,向海圖強。我國海洋科技創新駛入快車道,推動海洋能、海洋醫藥、海洋油氣等海洋產業迅速發展。

  “夢想”號接力承載中國人的深海夢想,以“小噸位”實現“多功能”,這座海上移動的“國家實驗室”將揭開更多大洋奧秘;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崛起冰原,填補了我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考察空白,拓展了極地事業發展的空間;“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等多代載人深潛器接力升級,我國從此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矢志創新,逐夢深海。從原創突破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從重大成果涌現到人才活力迸發,海洋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增強,推動海洋事業蓬勃發展。

  數據在陸地產生,計算在海底完成。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一座商用海底數據中心已穩定運行超兩年。

  “這座數據中心相比陸地上的傳統數據中心,效率大幅提升。”海蘭云(上海)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務總監王勇介紹,海底數據中心以海水為自然冷源,有效減少能耗,幾乎不消耗淡水資源。未來,更多海底數據中心將與海上風電結合,實現“海上風電直供綠電+海水自然冷卻”雙技術融合創新,促進數據中心向“低碳”“零碳”發展。

  浙江星天海洋科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合作,實現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多款關鍵深海聲學裝備國產化;

  在浙江舟山海域,由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兆瓦級潮流能機組“奮進號”已連續并網運行超3年,并網電量超540萬千瓦時;

  …………

  以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涉海企業馳騁藍海,成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點。2024年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在海洋經濟中占比不斷提升。

  創新優勢累積,向好優勢明顯,反復印證“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的深刻洞見。

  產業更新——

  “向海洋要生產力、求新增長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陸海統籌、山海聯動、資源融通,抓好海洋開發,向海洋要生產力、求新增長點”。

  黃海之濱,海天一色。由數十臺風力機組組成、設計裝機容量達350兆瓦的海上風電場,在遼闊海面上投下旋轉巨影,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這是我國最高緯度海上風電場。“我們自主研發的全套抗冰型機組‘海鷂’平臺,能確保海上風機在低溫、冰凍等惡劣條件下可靠運行。”運達能源科技集團大連莊河Ⅴ風場工程師邢義說,項目投運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7.7億千瓦時。

  瞄準“做強做優做大”目標,傳統的“興漁鹽之利”“行舟楫之便”,變為如今的海上生綠電、咸水變淡水、優質海水魚擺上餐桌……我國海洋產業欣欣向榮,托舉出一片蔚藍色的經濟新空間。

  山東青島,一株南極海藻,變身海洋新藥。我國免疫抗腫瘤海洋1類新藥“注射用BG136”啟動二期臨床試驗;

  福建寧德,三都澳成為全國最大的大黃魚海上養殖基地,海洋漁業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

  渤海之上,億噸級油田墾利10—2油田群開發項目(一期)順利投產;

  …………

  靠海吃海,以海興業。深藍潮涌處蘊藏的豐富礦產、油氣和生物資源,助力我國海洋經濟快速成形起勢。今年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5.7%。

  這片“深藍”,是崛起的產業高地,更成為人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6月28日10時許,“愛達·地中海號”郵輪搭載約2000名旅客緩緩靠港。僅6小時后,又滿載近2600名旅客啟航,開啟新的旅程。6月23日,900余名外籍旅客整團入境,更多外籍旅客選擇乘坐郵輪從天津登陸開啟“China Travel”……

  翻開航班日歷,密集客流已是常態。今年以來,天津郵輪口岸累計查驗出入境郵輪約80艘次,出入境旅客超15萬人次。

  小場景匯成大圖景。上海兩大國際郵輪港今年預計接靠郵輪超250艘次,深圳國際郵輪母港再添郵輪新航線……今年上半年,隨著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圍,“郵輪熱”持續升溫,全國郵輪旅客運輸量達57.1萬人次。

  海上觀光,場景越來越豐富。山東日照,順風陽光海洋牧場變身休閑旅游新景點;廣東深圳,大鵬半島潮間帶化作海洋研學打卡點;海南三亞,海棠灣后海沖浪基地成為海上娛樂熱門地……2024年,海洋旅游業實現增加值16135億元,比上年增長9.2%。“藍色”流量變身消費增量,不斷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

  藍色海灣、和美海島、美麗岸灘、活力海岸,發展海洋經濟,如何進一步做好“海”的文章?

  挖掘潛力,因地制宜。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是一座典型的海灣型城市。從筼筜湖綜合治理出發,海滄灣、杏林灣、馬鑾灣、同安灣、五緣灣……一個個灣區綜合整治和開發相繼展開,從湖到海,再到全域生態保護修復,廈門走出一條海灣型城市永續發展之路,也為世界海灣型城市的生態保護提供生動范例。

  泉州、湛江、寧波、青島,一座座海灣型城市接連崛起,在平衡保護與發展中蹚出新路。寧波舟山港有效整合兩地港航資源,截至6月23日18時,今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創歷史同期新高,308條集裝箱航線總數進一步鞏固了國際貨運樞紐地位,成為沿海港口群優化整合典范。

  從經濟形態的角度出發,更能深入理解“要加強海灣經濟發展規劃研究,有序推進沿海港口群優化整合”的深遠意涵。

  邁向高質量、可持續,海洋經濟的“藍色引擎”迸發出更大的澎湃動力。

  人海和諧——

  “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海洋強國什么模樣?人海和諧是其中的美麗畫面,是根本的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我們要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中國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萬鳥叢中覓勺嘴”,形容的是一種極危鳥類物種勺嘴鷸,全世界只有不到600只。每年有大量勺嘴鷸飛到江蘇省鹽城黃海濕地停歇換羽,引得大批觀鳥愛好者涌入,一睹其戲水覓食的風采。

  為了把棲息地還給鳥兒,鹽城市基于自然開展生態修復,實施海堤生態化改造、海岸線整治提升和濕地系統修復等工程,構建起“潮間帶—鹽沼濕地—陸域緩沖帶”組成的多級生態屏障。

  如今,僅在鹽城條子泥濕地觀測到的勺嘴鷸最高紀錄就達200余只。“觀鳥經濟”持續升溫,濕地生態旅游產業加速發展。

  “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布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并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產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浙江溫州洞頭區東屏街道東岙村,澄澈的海灣像一塊碧玉,柔緩的波浪輕輕涌動,柔軟潔凈的沙灘上,人們光著腳開心嬉戲。

  翻出當地的老照片,畫面上卻是碎石裸露、污水橫流、岸線破碎。那時,村民為了生計,填海造地、挖沙蓋房。環境變得臟亂差,還因為缺了沙子的緩沖,海浪直接拍岸引發災害。

  今昔巨變,得益于生態治理。以“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為契機,洞頭區全力修復東岙沙灘岸線,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岸線運營養護,承擔沙灘、海域岸線日常保潔及定期修復補沙責任。

  外出打拼的東岙村村民,看到家鄉環境變美了,紛紛回鄉開起了民宿。截至目前,東岙村辦起特色民宿近100家,2024年接待游客約80萬人次,直接帶動村民就業700余人,經濟總產值1.2億元,實現了“黃沙”變“黃金”的美麗嬗變。

  碧海銀灘就是金山銀山。

  郁郁蔥蔥的紅樹林在水中靜靜鋪展,一群白鷺舒展著曼妙身姿。這里是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演著紅樹林巧變“金樹林”的故事。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加強現有紅樹林保護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紅樹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首筆5880噸的碳減排量轉讓協議,標志著我國首個“藍碳”交易項目正式完成。這也吸引著更多社會資源投入后續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

  近10年來,全國整治修復海岸線1780千米、濱海濕地約5.3萬公頃。我國紅樹林面積增長至3.03萬公頃,是少數紅樹林面積凈增長的國家之一。

  久久為功,更多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故事還在繼續。

  “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堅定走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碧海銀灘的“高顏值”正加快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經濟價值。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资源天堂WWW|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中文字幕av一区|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日韩AV高清无码|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日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欧美 亚洲 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