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大河奔涌萬象新丨陜西韓城:在黃河岸邊書寫守護與創新的好故事

2025-08-08 16:06:00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字號

  央廣網渭南8月7日消息(記者劉昱 實習記者蘇睿楠)在黃河岸邊,陜西韓城這座千年古城正以獨特的姿態詮釋著守護與創新的深度融合。8月5日,“大河奔涌萬象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媒體采訪團走進陜西省韓城市,探尋這座城市如何讓三千年文脈煥發新生,又如何以綠色科創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文旅與工業的雙向賽道上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以金文銘刻 喚醒塵封千年的“芮國記憶”

  2004年,韓城梁帶村的一場搶救性發掘,讓消失于公元前七世紀的芮國從歷史塵埃中走出來。經過三次大規模勘探與五年發掘,2.6萬余件(組)文物重見天日,其中31件國家一級文物堪稱國寶。金文為證,地書作傳,梁帶村遺址的考古發現為后人補寫了歷史缺失的片段,也讓這段久遠的先秦古國史逐漸變得清晰可辨。

  

  玉質玉豬龍展品(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蘇睿楠 攝)

  2018年2月,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通過金器、鐵器、青銅器、玉石器、象牙器等琳瑯滿目的文物展品,將歷史文獻中記載寥寥的芮國生動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館內陳列以“古芮尋微 故國韶光”為主題,通過梁帶村發現的周代遺址及出土的600余件(組)精品文物,其中,七鼎六簋這套春秋早期諸侯禮器尤為矚目,簋中“內(芮)公作為旅簋”的銘文,成為印證西周列鼎制度的“活化石”。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講解員王錦介紹道:“西周時期,禮樂制度盛行,規定天子祭祀宴享用九鼎八簋,諸侯則用七鼎六簋。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該墓主的身份為諸侯級。而簋中的銘文‘內(芮)公作為旅簋’,更是為我們確定墓主的國別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七鼎六簋展品(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蘇睿楠 攝)

  “目前,館內展出文物共525件(組),其中85%以上為國家等級以上文物,更有31件是國家一級文物。然而,目前僅發掘了遺址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們要做好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提升展品數字化能力,更希望能找到古芮國人生活的更多遺跡。”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館長薛艷麗表示,這些文物不僅填補了歷史研究的空白,更成為黃河文明的生動見證。

  以古祠尋跡 聆聽史圣的“千秋回響”

  “風追司馬,史記韓城。”在黃河與芝水交匯處,司馬遷祠以“文史祖宗”的厚重底蘊,成為觸摸中華文脈的重要地標。司馬遷祭祀大道的石板路上鐫刻著歲月痕跡,兩側十二本紀景觀園以雕塑再現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脈絡,穿過木牌坊,踏上司馬古道,沿著九十九級臺階拾級而上,登臨祠院,獻殿上“文史祖宗”的匾額高懸,祠內碑刻林立,堪稱一座露天的書法藝術與歷史文化寶庫。這些碑刻跨越不同朝代,風格多樣,不僅展現了歷代書法家的高超技藝,更記錄了文人墨客對司馬遷的緬懷與贊譽,是研究司馬遷及其《史記》傳播影響的重要實物資料。

  

  司馬遷雕塑前的行鼓表演(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蘇睿楠 攝)

  如今的司馬遷祠,正以創新方式激活歷史。

  “我們希望游客能在景區內更深入地了解司馬遷,沉浸式感受司馬遷精神。”司馬遷祠景區講解員張丹介紹道,每逢佳節,這里便化身“時空隧道”:數十名“史記人物”扮演者會身著古裝在景區巡游,通過情景演繹、互動問答,帶游客夢回千年;史記大講堂內循環播放《史記》相關視頻,桌上鋪有卷軸,游客可邊聽故事邊描紅,在橫豎撇捺間體會《史記》的深沉底蘊;游客服務中心設有漢服體驗區,游客可換上漢服打卡拍照,定格穿越時空的瞬間。

  以綠色制造 奏響黃河畔的“鋼鐵協奏曲”

  韓城不僅借助厚重的歷史底蘊打造了黃河沿岸文旅新地標,也為了保護黃河生態,積極推動工業重鎮轉型綠色能化產業發展。

  在陜西友發鋼管有限公司的車間里,4個現代化車間有序運轉,18條生產線高速運行,每周約4萬噸的鋼管產品從這里出發,走向廣闊市場。作為“中國500強企業”天津友發鋼管集團的重要戰略布局,2017年,陜西友發年產300萬噸鋼管項目在“西洽會”上成功簽約,落子黃河之濱的韓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塬產業園區,投資14億元建設鋼管綜合生產基地。

  

  現代化車間(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蘇睿楠 攝)

  從設計之初,“綠色制造”便深植發展基因,生產車間之外,一套嚴密的環保體系默默守護著母親河,專用污水處理系統確保每一滴工業廢水都經嚴格凈化。“公司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實施最嚴格管控,‘三廢’全部達標排放。”公司副總經理韓露介紹,轟鳴的車間與高效的環保設施同步運轉,將清潔生產的理念化為現實,在黃河之畔打造出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工廠”。

  

  鋼管產品(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蘇睿楠 攝)

  如今,陜西友發的實踐,為黃河沿岸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嶄新范式:現代制造業的蓬勃脈動,與生態保護的堅定承諾同頻共振。車間的鋼鐵洪流與黃河浪濤交相輝映,奏響了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和諧樂章。

  以匠心再造 解鎖“點石成玉”的固廢增值密碼

  在陜西生態龍門綠碳產業有限公司的展廳,一只以煤矸石為原料的微晶玉鐲被拋擲在地上卻完好無損——這一看似神奇的“點石成玉”,正是韓城破解固廢難題的創新答卷。2021年,這家由陜煤集團所屬陜西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韓城礦業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龍門綠碳公司應運而生,直指煤炭行業的固廢難題——煤矸石。這種成煤過程中與煤層伴生的黑灰色巖石,一直被當作采煤、洗煤過程中的固體廢物,傳統上多以填埋、發電、制磚或井下回填處理,如今陜西生態龍門綠碳公司開創了“以煤取材、化矸為玉”的全新路徑,讓昔日填埋處理的煤矸石煥發新生。

  

  由煤矸石制成的彩色微晶玉石(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蘇睿楠 攝)

  通過自動化設備的協同運轉,每天約有100噸煤矸石在高溫中“涅槃”,最終變為平整如鏡、質地堅硬的工業微晶板材。這些板材具有卓越的耐磨、耐腐蝕、耐沖擊性能,可全面替代錳鋼、鑄石、高分子耐磨板等工業材料;作為家裝建材,其極強的疏水性和光潔的質感,也正逐步替代瓷磚、巖板、石材大板。展臺上,不同色澤與紋理的板材樣品展示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車間內的自動化設備(央廣網發 實習記者蘇睿楠 攝)

  “煤矸石的綜合利用,助力打通了傳統工礦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通道。”龍門綠碳公司董事長申卓介紹,該項目全過程嚴格踐行循環經濟理念,為固廢賦予了全新價值,實現了全態資源的“加減平衡”聯動效益,填補了陜西省同類產業空白。

  “它不僅是陜煤集團首家煤矸石綜合利用制造終端產品的示范項目,更如同一塊關鍵的‘有效拼圖’,推動了煤炭、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與鏈條互補,為循環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其模式具有全國推廣的示范價值。”申卓說。

  從芮國遺址的金文銘刻到司馬遷祠的筆墨書香,從綠色工廠產出的優質鋼管到煤矸石變身的微晶珍品,韓城用實踐證明:守護文脈能為發展注入靈魂,綠色創新可讓產業煥發活力。這座黃河岸邊的千年古城,正以“文化+科創”的雙輪驅動,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書寫著屬于新時代的“雙重傳奇”。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精品多人p群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www无码乱伦|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大全5| a中文字幕1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2020|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