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每天都有新的機會”(打開話匣)
江麗娜來自泰國普吉島,現在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留學生。談起來到中國之后的經歷,她滿臉笑容:“中國比我想象得還要好。”
心里有準備,自己有目標
江麗娜在普吉島長大,國際游客云集的環境讓她早早擁抱了世界的多元文化,也在她心里埋下了學中文的種子。
她從高中開始學習中文,“我很喜歡語言學習,雖然那時候就知道中文很難,無論是拼音還是書寫都很難,但是我就想挑戰自己。”
高三那年,江麗娜學校里的中國老師鼓勵她去中國讀大學,“老師告訴我中國對留學生很好,我還有機會獲得獎學金,他覺得我應該挑戰一下。”2024年9月,江麗娜在北外開啟了自己的留學之旅,
說起當時的選擇,江麗娜的回答十分簡潔:“首先,我選擇去北京,因為是中國首都。其次,我選擇了北外,因為這是我心目中語言類第一的中國高校,國際留學生很多。心里有準備,自己有目標,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多走走看看,對學中文有好處”
和大多數語言學習者一樣,江麗娜也需要克服“啞巴外語”的困難。“到中國之后我才發現,沒有人會像課本里那樣問,‘你叫什么名字?最近好嗎?’我幾乎一點日常用語都不會說。”江麗娜說。而她的解決方法是,多去不同的場景體驗、交流。
“語言必須要用,語言環境非常重要。我在課堂上學習,但不去外面和中國人交流就不會用。”她對北京高校如數家珍,“北大、清華、北體、北航、北影、北二外,我都去過。我覺得來了就要多走走看看,對學習中文有好處。”
江麗娜看的第一部中國電視劇是《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這部青春校園劇有個好聽的英文名字——A Love So Beautiful。”她說,“這部劇劇情非常‘甜’,在泰國很火,很多泰國人在網上討論主演。”
實習旅行,多彩探索
課余時間里,江麗娜在嗨你好教育公司實習,協助公司推廣AI雙語教中文軟件AI Chinese(愛中文)。該公司和北外有合作,已有的是針對英語國家和印尼的中文學習課程,現在計劃推出針對泰國的課程。
江麗娜覺得這份實習很有意義。“我的實習工作內容很有意思,是在網上直播,給泰國觀眾教中文。實習很忙,平時下課就要去公司,但看到有泰國學生的中文水平得到提升,愛上了學中文,我就覺得我的功夫沒有白費。”她說。
今年北外國際嘉年華期間,江麗娜還以直播的方式帶著泰國觀眾線上感受了北外國際化的文化氛圍。“之后我還會幫助公司完善泰國版的中文課程,剛好能用上漢語國際教育的專業知識。”
除了上課和實習,江麗娜還希望有時間在中國旅游。“我已經坐高鐵去過天津、太原、石家莊,但還想走得更遠。”她對北京冬天幾場不大的降雪印象深刻,“去年11月下過很小的一場雪。今年3月的雪更大,可惜沒積雪。我之前沒見過雪,想去西藏,見見真正的雪山和冰川。”
采訪結束時,江麗娜用“機會”一詞總結自己在中國留學的這一年。她笑著說:“我在中國的留學生活很豐富,每天都有新的機會。”
江麗娜是泰國3萬在華留學生的一員。越來越多的泰國年輕人像她一樣選擇來中國學習,獲得獎學金來中國的學生人數還在持續增長。
目前,泰國公立和私立學校普遍設立中文課程,中文在泰國成為僅次于英文的第二大外語,泰國已經成為參與HSK(漢語水平考試)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政府自2003年以來共向泰國派出22批、共2萬人次的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最新一批828人在過去的一年里任教于泰國71府的527所學校。中國和泰國的年輕人一道,在教中文與學中文的過程中為中泰友誼貢獻著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