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數字鄉村建設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今年以來,各地加快數字鄉村建設,著力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一部手機,管理成百上千畝農田;一場農家直播,村里的農產品遠銷各地;數據進村,很多事不出村就能辦。數字產業、數字治理、數字惠民……數字技術正影響和改變著中國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他強調,要瞄準農業現代化主攻方向,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水平;要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農業。總書記指出,要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高鄉村善治水平。
落實總書記指示要求,“數字鄉村”從2018年起連續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先后出臺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2.0,搭建起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四梁八柱。目前,我國已實現行政村100%通寬帶、90%以上通5G,農村網民規模達3.22億人。同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一批數據“大動脈”的建設,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今年,數字鄉村建設進一步提速。3月份,浙江、安徽、福建、河南、重慶、四川等8個重點省市開展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5月份,《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發布。
今年上半年,我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增長17.2%,增長的背后依托的是全國30多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數字鄉村建設讓農村電商產業鏈蓬勃興起。這里是四川蒼溪縣興華村,現在,一根網線、一部手機拉近了這個小山村和世界的距離,村里的特產翠冠梨通過直播賣到了全國。而在整個蒼溪縣,如今基本上每個村都有會拍視頻、能直播的“數字村官”“帶貨達人”,還有一批從事選品、供應、售后的“新農人”。
數字鄉村,數字治理。現在,村民很多事不出村就能辦。在浙江長興縣雁陶村,村民章哲敏在政務一體機上,5分鐘就完成了醫保參保信息的更改手續。在去年,這個業務還需要帶上材料到縣里去辦。浙江今年加快推進數字鄉村治理“一張網”,力爭做到省級事項網上申請率、網上辦事率、掌上辦事率、跑零次實現率、材料電子化率五個百分百,讓“村里人”和“城里人”享受到同質服務,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按照規劃,到203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城鄉“數字鴻溝”大幅縮小,農民數字化素養顯著提升,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