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日落而息,如今徹夜狂歡!我國夜經濟正在崛起→
傳統(tǒng)的城市生活節(jié)奏——白天忙碌工作、夜晚靜待休息,正逐漸被打破。如今,夜晚不僅成為了人們休閑消費的黃金時段,更推動了城市的發(fā)展、經濟的增長以及文化的繁榮。
從喧囂熱鬧的夜市小吃到光影璀璨的夜游景區(qū),從創(chuàng)意十足的夜展場所到活力四射的夜秀表演,各地夜間業(yè)態(tài)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
相關數據顯示,夜間消費涵蓋餐飲、購物、文旅、體育等多個領域,正以多元化的業(yè)態(tài)組合和沉浸式的消費體驗,為城市經濟注入新動能。今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7月至8月),各地將舉辦約3.9萬場次文旅消費活動,而去年國內夜間旅游總花費將近2萬億元。
西雙版納風情獨特 燈火璀璨客似潮
華燈初上,云南西雙版納告莊西雙景的星光夜市正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作為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這里的夜晚流光溢彩,織錦的斑斕、銀飾的流光、混合著熱帶水果的甜蜜,在萬千燈火下交織成獨特風情。今年暑期,這里日均接待游客量近4萬人次。
舊巷變市集 南寧街市熱鬧非凡
最是煙火撫人心,廣西南寧埌西夜市的街頭熙熙攘攘,酸嘢的酸爽、老友粉的熱辣撩動著食客味蕾,成為亮眼特色。去年5月,這里引入專業(yè)管理團隊后煥新開放,180多家商戶有序經營。從舊街巷到規(guī)范市集,這里見證著城市夜間的蓬勃生機。今年上半年,廣西20條重點監(jiān)測街區(qū)(夜市)營業(yè)額同比增長12.65%。
世遺之城 百年騎樓化作舞臺
這個夏天,老街區(qū)持續(xù)迸發(fā)消費新活力,世遺之城福建泉州,百年騎樓化作舞臺,掌中木偶躍然窗臺。燈光投影隨節(jié)奏變幻,將每扇窗戶化作動態(tài)“銀幕”。這場融合傳統(tǒng)技藝與現代聲光電的沉浸式演出,既有非遺的典雅,又有潮流的活力。作為擁有660多幢傳統(tǒng)歷史建筑的古城,7月份以來,泉州還推出非遺快閃等多項夜間活動,接待游客超過141萬人次,同比增長14.8%。
蘇瓊休閑活動添動能 人氣催旺煙火氣
這個夏天,文化休閑為夜之城注入新動能。江南名城江蘇蘇州,晚風為幕,金雞湖畔“變身”露天音樂會,不同身份的人們在動感旋律中共享歡樂,城市更具溫度與魅力。今年上半年,這里各類演出吸引超40萬人次前來。
旺盛人氣帶火了消費,當海風送來陣陣清涼,椰城之濱歡歌笑語。海南海口自在灣,夜游巴士、街頭巡游等多元業(yè)態(tài)吸引著大批市民游客前來打卡,首周營收就突破百萬元。
渝湘夜色美韻味濃 消費提振人流涌
夜間經濟展示出城市的活躍度,成為星空下的“城市名片”。這里是重慶,洪崖洞吊腳樓群亮起燈火,嘉陵江上游船穿梭,波光與霓虹共舞。暑期以來,重慶夜間消費占比超過60%,“不夜重慶”的魅力愈發(fā)彰顯。
這里是湖南長沙,五一商圈霓虹閃爍,美食燒烤藏著市井煙火,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這里夜間累計客流超過805萬人次,“熱辣長沙”的活力持續(xù)升溫。
煙花如流螢劃破夜空,天南海北盡享夏日時光,夜市、夜演、夜游、夜食,各種花樣“新夜態(tài)”正讓城市的夜晚“靚”起來,消費“火”起來,成為城市肌理中最靈動的筆觸。
夜游熱度領跑全國 夜上海既燃又暖
今年夏天,中國的“夜經濟”加快邁向“場景創(chuàng)造”,各地圍繞“食、游、購、娛、體、展、演”不斷上新,激活文旅消費,滿足多樣化需求,讓城市的夜晚更有溫度與活力。
旅行平臺數據顯示,7月以來,“夜游”相關搜索量和評論量環(huán)比上月均增長100%左右,且每逢周末就會迎來搜索小高峰。而在“夜游”搜索熱度前10的城市中,上海名列前茅。作為超大型城市,上海是如何在夜間經濟發(fā)展方面,走出別具一格創(chuàng)新之路的?又是如何在城市發(fā)展和人文溫度中找到平衡,讓夜上海既是消費熱土,又有百姓煙火的呢?
上海:夜間消費額突破880億 表現亮眼
在西岸夢中心聚集了滑板、攀巖、小輪車等運動空間、頂級運動品牌還有各種限時體驗店,是運動愛好者的聚集地。
就是這樣一片充滿活力的區(qū)域,曾是一片包含廢棄水泥廠、倉儲運輸在內的老上海工業(yè)遺存。如今,水泥廠變成“穹頂藝術中心”,油罐被改造成美術館,貨運碼頭華麗轉身為船塢劇場和濱水音樂廳,水岸音樂節(jié)、水岸電影節(jié)輪番上演。匯集了戶外運動、藝術與市集等多重業(yè)態(tài),已經成為大家享受生活的好去處、上海夜間消費的新地標。
沿著濱水岸線,這里是潮玩愛好者的打卡地、是“毛孩子們”的寵物友好社區(qū),也是下班族的深夜食堂,多元多樣的消費場景,讓不同年齡段的市民都能在這里有自己心儀的選擇。
作為上海首批“夜生活好去處”,整體營業(yè)至凌晨2點的靜安大悅城“夜食天臺”在今年升級煥新,打造“餐飲+摩天輪+現場演出”的露臺經濟復合業(yè)態(tài)。這里不僅提供美食,還提供情緒價值,打破“夜經濟=大排檔”的刻板印象,跳脫了油煙繚繞,帶來沉浸式的夜間消費體驗。
夜上海,越夜越精彩。從“填飽肚子”到“裝滿情緒”,從“吃夜宵”到“玩通宵”,夜間經濟蓬勃發(fā)展的密碼和消費者的松弛感,不僅源于特色場景營造,更離不開保障措施與服務升級的強力支撐。為滿足不同需求,上海眾多商圈和消費地標紛紛推出延長營業(yè)時間、優(yōu)化停車方案、配套夜間通道等舉措。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以來,上海夜間消費總額超880億元。
上海:“夜”態(tài)萬千 老地標探索“新玩法”
2024年上海的夜間活躍出行人次403萬次,夜間燈光覆蓋全市75%的面積,上映夜場電影26.49萬場,夜間公交活躍范圍1975平方公里,夜間經濟綜合指數位列全國第一。
在上海夜游,除了感受大都會的繁華,如何讓像諸如城隍廟、張園這樣的“老地標”“老景點”煥發(fā)新魅力,既守得住底蘊,又玩得出新意想?一起來看↓
就在幾天前,豫園花園首次開放了夜游,讓這座古園擁有了炫酷的“新皮膚”。園林內共設24景,選取了豫園部分館藏書畫精品,通過動態(tài)投影、裝置互動等多種形式,讓文物“活”了起來。
為保障夜間游覽的安全與精彩,豫園夜游以“全程批次化導覽講解”的模式,讓游客獲得沉浸式體驗。
豫園志愿講解員 張俊:確切來說這是豫園歷史上的第一次夜游活動的開放。入園的游客最多的反應就是“哇”,外國的游客完全被中國文化所震撼到了,很多人說的第一個字是“unbelievable”(難以置信),第二個是“out of imagination”(超乎想象)。
今年夏天,豫園商城煥新升級,跨界打造“夏日奇幻夜”,攜手多個熱門國漫IP打造能打卡、能互動、能體驗的潮流活動,把傳統(tǒng)街區(qū)變成了年輕人的“夜玩主場”。
上海的夜生活遠未結束。在上海博物館,“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迎來了展期倒計時。
此次的埃及展共有788件文物,其中95%以上的文物是第一次來到亞洲。
總臺記者 錢佳儀:展覽首次開啟了7x24小時不閉館的不眠夜模式,那深夜場0點到6點也推出了半價票的優(yōu)惠活動。在手機小程序上可以看到,幾乎各個時段的票已經全部售罄。
上海博物館館長 褚曉波:從后臺的數據顯示,70%以上是來自上海以外的觀眾。主要的觀眾群體還是年輕人,我們也充分考慮到要讓觀眾有地方休息,所以二樓的茶室是24小時對公眾開放,為觀眾這種多元的體驗和消費創(chuàng)設了這么一個新的場景。
今年7月以來,上海部分文博場館也通過延長開放時間等方式,讓觀眾可以從容松弛地“慢”觀展。
上海:更多舉措發(fā)布 全面優(yōu)化夜間消費環(huán)境
數據顯示,夜游人群30歲以下用戶占比最高,18時至22時是高活躍度的夜間經濟“黃金4小時”。提振消費,進一步支持夜間經濟人氣地標發(fā)展,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聯(lián)合多部門,升級推出支持夜間經濟人氣地標發(fā)展的10項舉措:其中包括釋放“外擺經濟”活力、支持舉辦主題特色市集等6項優(yōu)化提升政策舉措,新增豐富夜間街區(qū)演藝活動、優(yōu)化夜間活動報批報備、打造夜間觀賽“第二現場”、支持推出夜間定制旅游巴士線路這4項政策措施,營造讓人舒心貼心、放心安心的夜間經濟消費環(huán)境。
上海的消費場景還在不斷衍生,圍繞“公交+”,首條定制專線推出,全長15.2公里的夜上海公交專線串聯(lián)起五大熱門地標。車頂裝飾了烘托夏夜氛圍的紫粉雙色燈帶,游客在車上可以進行趣味魔術互動和打卡;圍繞“游船+”,浦東美術館推出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展覽主題游船,觀眾在行進中以流動的視角感受浦江夜景和藝術氛圍,解鎖獨特體驗。多元業(yè)態(tài)和消費場景形成的復合型夜間經濟正成為新趨勢。
現在在上海中心大廈,還首次推出了沉浸式光影大展,通過數字藝術光影、虛擬現實等手段,讓觀眾在高空沉浸式體驗。
外國游客:我來自意大利,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它是一場融合了燈光、自然和建筑之美的表演,非常有趣,非常特別。
上海中心大廈商務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 梅雪:隨著國家的免簽政策,這個假期是境內境外的客人雙增。現在夜間的客人增量非常大,所以我們也采取了很多的一些便民措施,比方說延長我們的營業(yè)時間,然后讓游客們靜靜心心地在上海之巔看完整個城市的景觀,也充分地了解我們上海“魔都”的魅力。
重慶: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百花齊放 催生多元新職業(yè)群體
上海的夜晚,不光流光溢彩,更是充滿了活力,給整個城市都注入了一股蓬勃生命力。而隨著新的消費場景誕生,也催生了不少新職業(yè)。
這幾年,重慶的夜景那可是火遍了全國,尤其是在主城兩江四岸核心區(qū)域啟動的常態(tài)化無人機燈光秀展演,作為一種夜間娛樂形式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由此增加的消費活動所帶來的漣漪效應為當地經濟作出很大貢獻。光影魔法是如何點亮重慶夜空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背后的故事↓
無人機群飛行規(guī)劃員:夜空繪夢 代碼“作畫”
夏夜以來,每周六,5000架無人機在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就會來一場表演,當人們沉醉于流動的光影時,鮮少有人留意,這背后凝聚著一群人的專注與付出。
姚利軍,是現場執(zhí)飛團隊的負責人,現在,他和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為下一場無人機表演做準備。
由于無人機的精準走位、燈光變化等都需要靠接收的電子指令來進行,所以確保每一架無人機狀態(tài)在線十分重要。
現場5000架的無人機編組,其實核心保障團隊只有4個人,既要前期對飛行場地和環(huán)境條件進行勘測,還要在后期控制上千架無人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三維動畫精確運動。
今年28歲的姚利軍,年紀是團隊中最長的,從事無人機群表演飛行工作已經將近五年,也在見證這個行業(yè)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的迭代發(fā)展過程。
表演即將開始,周邊的觀眾也越聚越多,現場執(zhí)行團隊對每臺無人機的槳葉和機身各個零部件以及后臺平臺進行最后的檢查確認。
今夜的表演順利結束,觀眾帶著手機里的照片視頻和美好的記憶散場回家。而姚利軍和團隊伙伴們,還要對今天的飛行過程進行復盤總結。夏日山城,兩江四岸夜景璀璨,夜晚依然熱浪蒸騰。
無人機群飛行規(guī)劃員 姚利軍:今天晚上有兩個小孩在放風箏的圖案,這就讓我想到了我小時候去放風箏,童年的這種樂趣在成年的時候以科技的形式展現了出來,這種感覺很奇妙,也希望傳達給更多的人,大家在看無人機表演之后能夠感覺更開心、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