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紹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分別收入習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間關于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文稿73篇、2019年1月至2025年4月期間關于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文稿92篇。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紹已于2018年12月30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現將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紹如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是2019年1月23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
《守初心、擔使命,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是2019年1月至2025年4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黨守初心、擔使命的重要體現。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抓根本性、全局性、制度性的重大改革舉措,多抓有利于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的改革舉措,多抓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舉措,多抓對落實已出臺改革方案的評估問效,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實現改革舉措有機銜接、融會貫通》是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確定的各項改革任務,前期重點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梁,中期重點在全面推進、積厚成勢,現在要把著力點放到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來,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堅持問題導向,以重點突破引領改革縱深推進。
《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是2019年10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所作的說明。指出,新時代謀劃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深刻把握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2019年10月31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既要堅持好、鞏固好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又要完善好、發展好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2020年1月13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新時代強化政治監督的根本任務就是“兩個維護”。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總要求是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著力點是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要繼續健全制度、完善體系,使監督體系契合黨的領導體制,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是2020年2月5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要堅持頂層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是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必須堅持黨對經濟特區建設的領導,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必須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必須堅持在全國一盤棋中更好發揮經濟特區輻射帶動作用。
《關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是2020年10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于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是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要繼續把握好改革和發展的內在聯系,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高改革的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使改革更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是2020年12月30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講話的要點。指出,要把接續推進改革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戰略目標任務,推進創造性、引領性改革。要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制度集成結合起來,提升改革綜合效能。要把推進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結合起來,推動改革行穩致遠。要把激發創新活力同凝聚奮進力量結合起來,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面。
《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2021年1月11日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三者緊密關聯。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是2021年8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以釘釘子精神堅韌不拔抓部署、抓落實、抓督查》是2021年12月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要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落實到行動上,體現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際行動上,體現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上,體現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的實際行動上。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十年來,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必須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堅持邊斗爭、邊備戰、邊建設,堅持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戰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全黨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2023年2月7日習近平同志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上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通過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是2023年4月至2024年8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基礎上推進的,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是2024年1月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要以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根本保證,以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為根本目的,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以跳出歷史周期率為戰略目標,以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為主攻方向,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為有效途徑,以鍛造堅強組織、建設過硬隊伍為重要著力點,以正風肅紀反腐為重要抓手,以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為強大動力。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是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講話的一部分。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是2024年5月23日習近平同志在山東濟南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講話的要點。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要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堅持守正創新,注重系統集成,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落實,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是2024年7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所作的說明。說明共分三個部分:一、關于確定全會議題的考慮;二、關于決定稿起草過程;三、關于決定稿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把黨的二十大確立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把中國式現代化藍圖變為現實,根本在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抓好貫徹落實》是2024年7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切實抓好《決定》部署的貫徹落實。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來展開。要錨定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堅決破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有效防范化解前進道路上的重大風險挑戰,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是2024年9月14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持續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形成了黨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為新時代推動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七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是2024年9月20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人民政協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政治優勢,是科學、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類政治制度發展史上具有獨特政治價值。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形勢任務,在實踐創新基礎上推進人民政協理論創新,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形成了我們黨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新時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2024年10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具有劃時代意義。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舉世矚目,影響深遠。強調,堅持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系。要切實做好改革輿論引導工作,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全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是2024年12月2日習近平同志在第四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的要點。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勇于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是2025年1月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強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確保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落地落實,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科學謀劃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是2025年4月30日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召開的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講話的要點。指出,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緊緊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合理確定目標任務、提出思路舉措。要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因勢利導對經濟布局進行調整優化。要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