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漫步”“人機互動”…… “玩著學”火爆出圈 暑期文旅“科技含量”十足
央視網消息:2025年暑期,各地旅游市場持續火爆,許多“科技含量”高的文旅項目受到游客青睞。
這個金箍棒由真的鐵隕石打造,游客戴上手套,觸碰這個金箍棒,就能還原孫悟空大鬧天空的場景。在上海科技館,與隕石的零距離接觸就好像可以穿越幾億年時光,感受時光留下的痕跡。
宇宙寂靜無聲,但是由20片精選隕鐵切片鍛造,音域跨越三個八度的“萬籟寂”,是全球首套以隕石制作而成的編磬。演奏時可以發出鏗鏘如星體碰撞,或縹緲似星際塵埃的聲音,就像可以聽到46億年前的宇宙回響。在現場,還有全球最大石隕石雨的吉林石隕石等珍貴樣本。
在山東煙臺,“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上。5D球幕電影讓人身臨其境的投入海洋懷抱,孩子們可以在長長的通道里,與海洋生物互動,喂小魚、摸海星,走進這里就像走進了一個藍色海洋的傳說。
“空中漫步”“人機互動” 科技游觸摸智造溫度
在倒掛空軌車廂駐足停步,在飛機駕駛艙里俯沖降落,科技游讓大家讓大家盡興暢游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國智造的速度和溫度。
在湖北武漢,全國唯一開通運行的空軌線路上——“光谷光子號”上,倒掛車廂中大家可以感受“空中漫步”的獨特科技體驗和懸空運行、270度觀景、全自動無人駕駛等酷炫場景。孩子們還能自己動手,設計心中的“未來列車”。
在江蘇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展示中心里,大到以C919為原型打造的飛機剖面模型,小到需要專業設備才能看清的零部件。大家可以進入飛機模擬駕駛艙,在AR和VR交互場景中一飛沖天,更可以與機器人對話。
“叢林探秘”“天工開物” 探險工業秘境
侏羅紀時代有多少種恐龍?鋼鐵是怎么被冶煉出來的?這個暑假,專業人士手把手帶著孩子們走進這些秘境,找尋知識帶來的快樂。
在半球形穹頂之下,觀眾屏息凝神,巨型球幕上,藤蔓纏繞的叢林撲面而來,翼龍振翅的破空聲、霸王龍昂首嘶吼聲直抵耳膜。在大連科學夢數字藝術館,孩子們仿佛在侏羅紀雨林中,細數遠處棲息的恐龍。輕觸屏幕拼合恐龍骨骼化石,遠古生物的呼吸仿佛近在耳畔。
在南京,全國首家鋼鐵行業博物館里,“小小生態觀察員”們正經歷著一次特別的旅程。從3000年前古人冶鐵“天工開物”到鐵器替代銅器的文明躍遷。“含鐵量”“化學性能”“雙碳”都成了學習關鍵詞。“梅鋼號”綠皮火車的汽笛聲響起,廠區“熱軋”“冷軋”兩個鋼鐵冶煉工藝環節,展示了最新的鋼鐵冶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