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全球第二,數字中國建設基座更穩固
近日,國家數據局發布消息: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在規模、技術等方面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總數達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達2.26億戶。
作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之一,算力通常指計算機實現特定計算功能,并滿足特定計算性能的能力。發展人工智能,算力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能源”。算力基座的夯實,讓邁進人工智能時代的我們底氣十足。
這份底氣,源自持續優化的算力結構。
算力,分為超算算力、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等類型。其中,智能算力是人工智能技術持續迭代發展的重要基礎。
擴容!不久前,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智算規模突破10000P,將有力支撐各類創新主體萬億參數級通用基礎大模型一體化訓練和推理;
上新!今年3月,山東省首個突破E級的高性能智算集群“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投入運營,項目算力規模達1000P。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達28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其中智能算力規模達90EFLOPS,占比32%。有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預計增長超40%。
這份底氣,源自日益提升的軟硬件能力。
不久前閉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華為帶來了“昇騰384超節點真機”,讓芯片集群像一臺計算機一樣運轉,實現資源的高效調度;沐曦公開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訓推一體GPU曦云C600……
近年來,從芯片、服務器到智算中心等各環節,國產算力的軟硬件持續取得新突破。上游,集成電路產業不斷進步,形成覆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和裝備的完整鏈條;中游,眾多國產GPU企業不斷涌現,推出一系列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產業生態日益完善,國產算力從“可用”走向“好用”。
這份底氣,源自越擦越亮的綠色底色。
算力,離不開電力。一個個算力中心里,大量服務器晝夜運轉,帶來巨大的電力消耗。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據中心能耗總量將超4000億千瓦時。
推動算力能效提升、向綠發展,各地都在積極行動:
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利用全浸沒相變液冷技術給服務器“泡澡”,電能利用效率(PUE)已降至1.04;
河北張家口市風光富集、綠電充沛,今年一季度,算力企業使用綠電占比超三成;
海南在海底構建智算中心集群,以海水作為自然冷源節約電能,每年可減少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應用新技術、發展新模式、善用新方法,我國算力中心節能降碳能力不斷提升,綠色底色越擦越亮。《綠色算力發展研究報告(2025年)》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標準機架超過900萬標準機架,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6,超140個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
未來已來!總體來看,我國算力基礎設施部署領先、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需求場景不斷拓展、技術進步加速。這是底氣,更是構建人工智能時代競爭優勢的現實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