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丨感知上海智能消費脈動
一顆顆咖啡豆如何從“非洲之心”來到“東方明珠”?
一條條機械手臂如何讓消費品生產線又快又穩?
一件件智能產品如何成為市民家里的“好幫手”?
近日,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活動走進上海,來到工廠一線、創客空間、研發中心,觀察從生產供給到物流保障再到智能消費的城市脈動,感受這里傳統與創新并存、國際與本土交融的消費活力。
以萬千優質供給,抵達美好生活
在上海,許多工廠已不再是流水線的代名詞,而是進化成了“智能體”。
記者了解到,在一家外資企業生產車間,第三代全自動模塊化柔性生產線根據訂單需求快速換線,設備復用率提高85%,生產速度提高了65%。
在AI等數字化技術的支持下,過去4-5年的新產品上市時間壓縮至最短6個月,實現極速“上新”。
△ 上海一家企業生產車間,機械手臂正在作業。流水線正在進化成“智能體”。
在虹橋國際咖啡港,匯聚了全球60個國家、上百家 “從種子到杯子”的咖啡展商,已建成線上產業互聯網平臺和區塊鏈溯源系統,帶動貿易額30億元。
當國際品牌遇到中國文化,一場“雙向奔赴”就此展開。
在上海樂高樂園創想世界主題區,樂高悟空小俠是樂高歷史上首個靈感源自《西游記》的熱門IP;
在“迷你天地”區域,用積木拼搭出上海陸家嘴、北京故宮太和殿等,展現諸多中國特色建筑。
“總部經濟”提升城市消費能級
上海不斷鞏固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為集中城市的領先地位,實施總部增能行動和外資研發中心提升計劃。
陸家嘴管理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陸家嘴以總部經濟為代表的商務服務業營收占浦東新區近一半規模。
△ 資料顯示,“十四五”以來上海新增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79家、外資研發中心142家,其中亞洲區以上總部157家、全球研發中心19家。
陸家嘴的外資企業結構中,消費類企業占據顯著地位。上海市經信委介紹,今年1-8月,上海市招商落地時尚消費和輕工領域項目32個,總投資81億元。
從全球智造到一鍵送達,觸手可及的國際品牌云集,正在服務市民美好生活。
“兩小時達”范圍不斷拓展
每天這個城市都在上演奔跑速度。
△ 依托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可以為周邊幾公里內的居民提供最快“兩小時達”的電商配送服務。
跨境電商已然成為上海外貿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數據顯示:
·2024年,浦東機場跨境電商貨量為47.77萬噸,同比增長30%,位居全國航空口岸第一。
·2025年1-8月,浦東機場跨境電商貨量已完成37.98萬噸,同比增長30.1%。
但在另一邊,通關時效相較以往卻節省了40%,這背后展現的是中國速度、中國效率。
△ 洋山深水港開辟生鮮水果“綠色通道”,實現“從產地到餐桌”的高效流通。
“智能消費”引領社會新風尚
智能機器人正從工廠走向社區,成為智慧城市的最小單元。
記者在上海一家智能機器人制造企業觀察到,他們最新生產的雙足人形具身服務機器人,已經可以承擔收餐、保潔、配貨等多項任務。
能互動的機器人和智能寵物不再是科幻概念,它們正逐漸成為不少家庭里的新成員。
上海市民劉女士稱,自從家里有了孩子之后,智能伙伴已成為家庭“新剛需”。上個月剛入手了兒童機器狗,孩子很喜歡和它對話互動。
“智能消費”為消費者創造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消費場景,也為這座近2500萬人口的城市消費活力安裝上“數字引擎”。
從陸家嘴的摩天大樓到南京西路的千年古剎,從外灘萬國建筑群到西岸美術館大道,上海,正在把“智能消費”變成都市新日常。
制片人丨陶郎記者丨張云鷺資料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