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70后”、“80后”而言,“筆友”一詞,即熟悉又陌生。隨著溝通手段的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放棄了傳統的手寫字,轉向言語、打字交流,一時間,網友全面取代了筆友,“筆友”一說自然也就陷進了“冷僻詞”的行列。
然而就在近段時間,“90后”們用自己天馬行空的小智慧和新奇實用的網絡技術將“筆友”進行包裝!澳愕耐ㄓ嶄浝镉袔讉筆友?”淘汰了“你有幾個網友?”成為他們新的問候語。
網上狂征筆友網下奮筆疾書
“70后”、“80后”上學時所處的年代,通信技術不發達,社交面狹窄,結交筆友成為許多人與外界接觸、了解社會的重要手段,同時較為貧瘠的業余文化生活,也讓不少人熱衷于通過寫信交筆友打發無聊的時光。“每天中午放學時,都要專門跑去看傳達室門前寫有郵件通知的小黑板,如果上面有自己的名字,不光自己興奮,連同班同學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1981年出生的網友“穿裙子熊”回憶說。
互聯網的迅速興起讓“90后”們并不缺乏獲取信息、交友、娛樂的平臺,為什么他們卻開始“懷舊”了?1991年出生的網友“紫羅蘭”的說法頗具代表性:“內容雷同、缺乏創新的社交網站已經玩膩了,沒完沒了的網上聊天也讓人覺得倒胃口,話題也顯得越來越單一、膚淺、無聊,而寫信大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容易說出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來,更何況等待回信的過程本身充滿了未知的期待,打開信封時又有種莫名的驚喜,這正是我們這代人迷戀的感覺!
與過去在報刊雜志上登載姓名、地址、郵編完全不同,“90后”們把征集筆友的過程悉數搬到了互聯網上。記者用“筆友”作為關鍵詞進行了搜索,找到了近300個“筆友”聊天群,在搜索引擎找到的征集筆友網站更是難以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