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兩岸觀察)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報》發表題為《以史為鑒 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
文章中就臺灣問題強調指出,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都確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其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權威性不容挑戰。無論臺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外部勢力如何搗亂,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其第八條明確規定,必須履行《開羅宣言》各項規定,即日本必須返還非法侵占的他國領土,進一步強化了臺灣在二戰后回歸中國的國際法理事實。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的《終戰詔書》以及同年9月2日簽署的向同盟國家投降的降書中,承諾接受并切實履行《波茨坦公告》,無條件將日本侵占的中國領土,包括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決議通過前,大會先高票否決了“兩個中國代表權提案”和“一中一臺及臺灣自決提案”。聯大第2758號決議從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徹底地解決了包括臺灣在內的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目前,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全世界有183個國家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事實充分表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對臺灣的主權不容置疑。
1949年以來,盡管兩岸處于尚未完全統一狀態,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裂,兩岸同屬于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可能發生變化。臺灣問題作為中國內戰遺留問題延續至今,純屬中國內政。如何解決臺灣問題,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外部勢力干涉。
臺灣的前途在于祖國統一。祖國大陸始終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始終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看待臺灣問題,始終從包括2300多萬臺灣同胞在內的14多億中國人的整體利益和發展權益出發,堅持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推進祖國統一。
大陸的發展進步是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向偉大復興的生動寫照,是決定兩岸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伴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入推進,中國必然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
祖國日益強大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的底氣所在。當地時間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119名官兵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充分展現出中國軍人風采,備受世人矚目,也讓臺灣同胞及海外華僑華人倍感驕傲自豪。臺灣青年紛紛表示,“中國排面”讓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讓臺灣同胞很有安全感。國家完全統一后,全體中國人將具有更加堅實的底氣和自信,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