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到崇明:上海“新島民”的創業故事
2025-08-08 08:1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上海8月7日電 題:從臺灣到崇明:上海“新島民”的創業故事
新華社記者潘清
位于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島,是正在建設中的“世界級生態島”。從寶島臺灣到生態島崇明,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臺胞跨越海峽,成為上海“新島民”,在這里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
2017年,原本從事外貿行業的賴岳軍跨界創業,在崇明創辦香朵開心農場。如今,這個集餐飲、住宿、觀景、娛樂、務農、親子為一體的農場成了上海的“網紅”打卡地,不少年輕人也選擇在這里舉行婚禮,記錄人生旅程中最浪漫的一刻。
賴岳軍的二女兒賴以馨自小學五年級隨家人從臺灣島內搬到上海,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長大后,她在海外留學后,又回到上海,回到香朵開心農場,主導產品設計、室內裝潢及園區規劃。
和許多來到開心農場的游客一樣,賴以馨也非常享受這里的慢生活。眼下,她正負責香朵三期酒店的整體設計。“我希望將國際視野融入在地設計,以自然與人文交融的風格打造獨特的旅宿體驗。”賴以馨說。
2009年,已有數十年診療經驗的臺灣中醫師張育瑛進入上海中醫藥大學修讀碩士、博士課程。2016年,出任上海瑞東醫院中醫部主任的張育瑛帶著十多位臺灣中醫到崇明義診。首次踏上這座寶島,她便被這里的美麗風光和淳樸民風吸引,萌發了在此落腳扎根的念頭。
在崇明區臺辦等相關部門支持下,2020年萬弘中醫門診部正式開業。親民的價格、精湛的醫術、真誠的態度,為張育瑛和萬弘門診部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患者,也讓更多臺灣醫生看到了在大陸發展的前景。
“中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兩岸民眾共同的精神財富。”張育瑛說,造福一方百姓是她畢生的夢想,為兩岸中醫交流搭建橋梁則是她肩負的使命。
用金門高粱熟醉崇明清水大閘蟹,用臺灣高山茶熏制崇明白山羊肉。創辦“知瑤小廚”5年來,掌柜兼主廚劉育韋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兩岸食材和烹飪技藝創新菜品。
10年前,出生于臺中的劉育韋來到上海,之后為“追愛”扎根崇明。他發現,兩座“寶島”間有著文化和血脈的共鳴。于是,他著手將一座鄉間精致小院打造成以餐飲為媒的“兩岸會客廳”。如今的知瑤小廚,不僅幫眾多在地臺胞慰藉鄉愁,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餐廳,吸引游客和當地百姓慕名而來體驗臺菜之美。
“從寶島來,到寶島去。”劉育韋說,真正地融合,不是復刻故鄉,而是創造新的“味覺坐標”。
來上海20多年,上海耕旺園藝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宗哲深耕蝴蝶蘭這一產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吳宗哲還通過不斷輸出技術,基本實現蝴蝶蘭種苗100%本地化。這些年,在著手尋找新生產基地的過程中,吳宗哲的目光被正著力打造“長三角農業硅谷”的崇明吸引。
眼下,作為和美鄉村試點鄉鎮之一的中興鎮正加快建設陳滧公路高科技農業發展帶,有力的政策扶持、良好的營商環境,已吸引一批農業項目在此落地,其中就包括耕旺蝴蝶蘭項目。
“新項目占地48.4畝,總投資接近2800萬元,預計今年10月可完工。”吳宗哲說,未來這里將成為年產85萬株商品蝴蝶蘭的設施化、規模化生產基地,讓兩岸乃至海外的民眾共享源自崇明的蝴蝶蘭之美。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