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記者手記:銘記歷史,共筑未來的時代回響
中國臺灣網北京9月4日訊(記者 尹賽楠)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傾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這片承載著無數歷史記憶的土地又一次煥發勃勃生機。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隆重莊嚴的天安門廣場上花團錦簇,旌旗飄揚。活動當天,盛大的閱兵儀式氣勢磅礴,威震寰宇,14億多中國人民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錚錚誓言,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紀念這一偉大的日子。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當慷慨激昂的軍樂和歌聲響起,閱兵儀式正式拉開帷幕,那一刻,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唯有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和震撼人心的口號聲,如同歷史的洪鐘,在廣場上空久久回蕩。
“向右看!”“一、二!”現場13個徒步方隊、1個戰旗方隊、22個裝備方隊依次接受檢閱。堅定有力的步伐,颯爽筆挺的軍裝,他們的每一個眼神都透露出剛毅與忠誠。看著他們,我們仿佛看到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身影,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也是這般無畏地奔赴戰場,用血肉之軀筑起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如今,新一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傳承著先輩們的精神,用過硬的軍事素養和昂揚的戰斗意志,向全世界宣告:中國,有能力捍衛國家的尊嚴與和平!
雄獅列陣,鐵流滾滾。此次閱兵中,多數武器裝備為首次亮相,充分展示了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新風貌、新布局、新成效。99B坦克、100坦克如鋼鐵雄獅,威風凜凜;殲-20S、殲-35A若鷹擊天空,呼嘯而過。它們的英姿,標志著人民軍隊的綜合作戰實力達到了新的高度。它們的存在,就是告訴那些妄圖干擾祖國實現完全統一的一小撮人、一小撮勢力,中國的天空和土地,只能中國人自己說了算。
國之重器,壓艙基石。當核導彈第一方隊和第二方隊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現場歡呼震天,掌聲雷動。受閱的“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61”陸基洲際導彈、“東風-31”新型陸基洲際導彈,首次集中展示我軍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是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尊嚴的戰略“王牌”。“‘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打擊范圍覆蓋全球,全時戒備、有效威懾,以武止戈、砥定乾坤。”聆聽著主持人的解說,每一位現場觀眾的情緒都難以自制。
從1931年到1945年,經過14年的浴血奮戰和四萬萬人的不屈抗爭,中國人民取得了永載中華民族史冊和人類和平史冊的偉大勝利。如今80年過去,山河巨變,正道滄桑,一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的飛機不用再飛兩遍,我們的炮口對準每一個來犯之敵,解放軍的使命是守護中華民族的安全,這并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他們用生命鑄就的不朽豐碑。
當現場8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8萬只氣球騰空而起,伊拉克籍迪拜中阿衛視記者方浩明動情落淚,他說,恭喜你們,能夠生長在今天的中國,你們很幸福。“戰爭是殘酷的,我出生在一個戰爭國家,多希望中東人過上和中國人一樣的生活!”方浩明說,今天的閱兵展示是為了銘記歷史、共創未來。中國邀請更多的國家一道合作發展,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家人,就像天安門城樓上面寫的“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80年前,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勠力同心、浴血奮戰,付出巨大犧牲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用鮮血和生命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譜寫了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光輝篇章。
紀念活動前夕,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臺灣大學教授苑舉正、旺旺集團總經理蔡旺庭等臺灣同胞紛紛來到北京,昨天,他們在現場觀看了閱兵儀式,表達出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與榮譽感。
“八十年來,和平得來不易。紀念勝利不是為了挑起仇恨,而是提醒我們,唯有銘記歷史,才能團結民族,才能贏得話語權,才能共同走向和平復興的中華未來。”
“做一件對的事為什么有敢不敢的問題,越是有人不敢來,我們越要來。”
“非常開心,人生第一次參加祖國的閱兵儀式。”
……
眾多臺灣同胞前來北京參與國之盛典,理直氣壯,堂堂正正。這既出于他們自發的“同胞心”與“民族情”,也源于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臺灣社會主流民意。
在觀禮臺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臺灣老人激動地說:“我從小就聽長輩們講述抗戰的故事,那時的中國滿目瘡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今天,看到祖國如此強大,這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我真的無比欣慰。”旁邊一位年輕的臺灣青年接過話茬:“在臺灣,總有一些人歪曲歷史,妄圖割裂我們和大陸的聯系。但今天來到這里,親身感受這份強大,我更加堅信,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誰也無法把我們分開!”
正義必勝,人民必勝,統一必勝。兩岸同胞共同緬懷抗戰先烈,是為了守護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兩岸同胞共同紀念抗戰勝利,是為了讓兩岸關系在歷史大義中走向光明。偉大的抗戰精神,跨越時空,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將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當最后一抹戰機尾跡消散于天際,如潮般的人群漸漸散去,我的心情卻久久難以平靜。人民軍隊的強大實力,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們是祖國的守護者,是和平的捍衛者,有他們在,我們的國家就有了堅實的后盾。
閱兵儀式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一次精神的召喚,讓兩岸同胞的心貼得更近,讓全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攜手并進、共筑未來的決心。先輩們用生命換來了祖國今日的安寧與強大,我們這一代人,肩負著守護和平、傳承歷史的重任。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應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共同邁向民族復興的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