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凝光影間——微短劇《寧波·遇見》亮相第六屆“920就愛你”海峽兩岸電商科技文化節開幕式
2025-09-20 14:2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北京9月20日訊(記者 郁誠)9月20日,第六屆“920就愛你”海峽兩岸電商科技文化節(下稱第六屆“920就愛你”活動)在北京開幕。活動開幕式上,《寧波·遇見》作為“920就愛你”系列微短劇的首部作品正式發布,主演蘇祈安作為主創代表到場,同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分享劇中跨越海峽的尋親故事與在大陸生活的真實感悟,為這場兩岸盛事注入濃濃溫情。

“920就愛你”系列微短劇《寧波·遇見》海報。(中國臺灣網 發)
光影敘真情:尋親故事承載兩岸共同記憶
開幕式現場,隨著《寧波·遇見》首支花絮片的公開,天一閣的飛檐黛瓦、三江口的粼粼波光、老外灘的煙火街巷次第映入眼簾。該劇由半塊“甬”字玉佩串聯起一段動人心弦的尋親故事——臺灣女孩雨晴遵照外婆遺愿,帶著這枚信物與泛黃的老照片,跨越海峽奔赴寧波,尋找失散七十余年的姨婆。在這段旅途中,她遇到志愿者伸出援手,更見證全城為急需“熊貓血”的老人發起愛心接力,一條條線索在甬城街巷間徐徐鋪展,跨越七十余年的親情牽掛在鼓樓的鐘聲里、在暖心食堂的飯香中逐漸清晰。
該劇由寧波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臺灣網聯合出品,北京鄭云影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攝制,并獲得寧波機場集團、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寧波市中心血站及海曙區臺辦、江北區臺辦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自七夕當日在鼓樓開機以來,該劇便因寧波古今交融的城市氣質、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文化內涵,受到兩岸關注。在第六屆“920就愛你”活動開幕式上釋出的花絮中,斑馬線前車輛禮讓行人、“搭把手”回收柜前居民分類投放垃圾、暖心食堂里在甬臺青與寧波老人閑話家常等細節片段,不僅生動還原了寧波的文明日常,還讓“兩岸一家親”的溫情展現得更加豐富具體。
“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尋親劇,而是用小故事講述大情懷。”據寧波市臺辦工作人員介紹,劇中出現的每一處寧波地標都暗藏著“融合”巧思——雨晴在天一閣聆聽“書藏古今”的典故,在三江口與伙伴梳理尋親線索,在老外灘表達對“港通天下”的直觀感受……“這些場景不僅凝結了兩岸同胞對寧波的共同記憶,更讓海峽對岸的觀眾能夠借助雨晴的視角,感受到寧波是一座真正有溫度、有大愛的城市。”
溫暖話共鳴:七載大陸生活筑牢情感認同
“拍攝《寧波·遇見》的經歷非常特別,帶給我許多感動與啟發。”在短劇發布環節,劇中雨晴的飾演者蘇祈安登臺分享參演感悟。她坦言,此次拍攝讓自己對“故鄉”與“團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這份理解,也與她在大陸生活七年的切身體驗息息相關。

蘇祈安在微短劇《寧波·遇見》發布環節分享拍攝感悟。(中國臺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剛到大陸時,遇到過點餐時的方言隔閡、搬家時的手足無措,但這些難題都在同胞們善意的幫助中一一化解。”蘇祈安分享說,在大陸生活期間,餐廳店員的一碗熱湯、小區鄰居的主動幫忙、劇組伙伴的深夜陪伴,這些真實細節和劇中雨晴在寧波感受到的溫暖特別相近。“正是這些點滴溫暖,讓我越來越覺得,我早已是這里的一分子。”
蘇祈安表示,七年的大陸生活早已讓“異鄉”變成了“家鄉”,她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借助影視的力量,拉近兩岸青年心與心的距離。
文化搭新橋:微短劇拓展“920”融合新維度
作為第六屆“920就愛你”活動“文化浸潤”升級的關鍵內容,微短劇《寧波·遇見》的發布意味著“920就愛你”IP從電商協作向文化共創的深度延伸。據悉,從2019年首屆聚焦兩岸電商“新連接”,到如今融入微短劇、非遺展出等多元文化形式,“920就愛你”活動始終以“愛”為指引,推動兩岸在經貿、文化、青年交流等領域的融合向著更深層次發展。

蘇祈安手持第六屆“920就愛你”活動證書,在微短劇《寧波·遇見》燈柱前留念。(中國臺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寧波·遇見》預計于10月通過中國臺灣網等兩岸新媒體、社交平臺同步播出,屆時,兩岸觀眾可跟隨雨晴的腳步,在尋親之旅中“遇見”寧波的文明之美,更“遇見”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情感共鳴。本屆“920就愛你”活動也將持續四月有余,通過系列主題直播、文化展演等活動,讓“920就愛你”的溫情在海峽兩岸持續傳遞。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