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國會在近期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證實,美在釣魚島問題上從未承認日本的“主權”。中國外交部8日就此事迅速作出反應,稱希望美國“言行一致,說到做到”。連日來,因釣魚島問題造成的影響仍在繼續(xù)。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日本政府為投機“購島”反自傷,而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主張確有法理依據(jù)。日本政府應正視這一問題,并避免因“購島”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擴大化。
釣魚島主權不屬于日本 日本政府主張實乃“錯誤”
日本此前曾聲稱,美日于1971年簽訂的《返還沖繩協(xié)定》是釣魚島歸屬日本的“證據(jù)”。但韓國《朝鮮日報》6日報道,美國國會在上月出版的一份報告中證實,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僅承認日本的“行政權(administration)”,而非“主權(sovereignty)”。
《朝鮮日報》指出,時任美國國務卿威廉·羅杰斯就國會提出的“《返還沖繩協(xié)定》是否會影響釣魚島主權”的問題回答說:“對這些島嶼的法律地位(主權)沒有任何影響。”
美國特拉華州前州長兼州參議院主席吳仙標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從未承認日本擁有釣魚島的領土主權”。吳仙標指出,美國參議院就此曾作出書面注解,稱該協(xié)定對中日釣魚島主權之爭“完全沒有影響力”,美國仍“不持立場”。
吳仙標指出,從歷史、地理和國際公法三方面來看,假如由國際法庭裁決釣魚島的領土主權,中國“勝算極高”。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東京支局局長亨利·特里克斯7日在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訪時表示,日本政府主張釣魚島不存在主權問題是“錯誤的”。亨利說,從中日釣魚島問題和韓日爭議島嶼問題上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爭議領土問題上采取雙重標準,“不會被國際社會接受”。
日政客欲借“購島”投機獲利反自傷 經濟嚴重受挫
釣魚島問題導致日中關系連日來持續(xù)緊張,這也直接拖累了日本經濟。國際媒體就日本近期進出口、工業(yè)、旅游業(yè)衰退作出評論,稱日本如不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將會受到更大傷害。
美國《商業(yè)周刊》7日刊文稱,美國摩根大通銀行近期出具的報告顯示,中日領土爭端激化導致日本出口下降、前往日本的中國游客減少,日本經濟在2012年最后兩個季度將連續(xù)負增長。
日本《東京新聞》8日報道,稱近年來日本旅游業(yè)的增長一直拜中國游客增加所賜,而目前中國游客人數(shù)激減,使日本旅游景區(qū)發(fā)出“悲鳴”。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11年3月日本地震和福島核泄漏事故導致日本旅游業(yè)受重創(chuàng),正是中國游客讓其迅速恢復元氣。《金融時報》指出,今年7月,中國游客訪日數(shù)量首次突破20萬大關。今年4月到6月,中國游客在日本人均消費2250美元。但在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后,6周內中國至沖繩旅游訂單取消數(shù)千份,新訂單也寥寥無幾。
遭受重創(chuàng)的還有日本汽車業(yè)。據(jù)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8日報道,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日本汽車整車對華出口估計下跌70%,而汽車零部件出口可能下跌40%。
美國《華爾街日報》7日援引日本高級投資官員菅原鎮(zhèn)雄的話稱,此前“無人預料到中日釣魚島糾紛會影響經濟至如此地步”,而如今人們越來越無法忽視政治危機對經濟的影響。英國《觀察家報》擔心,中日關系緊張對經濟的影響可能在世界范圍內造成廣泛后果。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