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浩氣長存壯湖湘 尋訪湖南抗戰主要戰場

2015年06月16日 14:54:00 來源:湖南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岳麓山上炮聲隆

  本報記者 熊遠帆

  9月2日,岳麓山。山道彎彎,游人如織。

  已看不出這座山曾經的硝煙彌漫、悲壯豪情,曾經與長沙這座古城那樣地唇齒相依。

  70年前,1944年6月18日,四度來犯的日軍結集大批兵力猛攻岳麓山得手。當天,長沙淪入敵手。

  二里半,湖南師大文學院前的樟園,閑坐園中的一些老人說起當年戰事,不勝感慨。

  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守備長沙城的國民革命軍第10軍,從軍長到士兵,均于戰前預立遺囑:“成則以功勛報祖國,死則以長沙為墳墓。”預10師師長方先覺戰前留下遺書給妻子:“蘊華吾妻:長沙的存亡,關系抗戰全局的成敗,我決心以死殉國,設若戰死,你與五子的生活,政府自有照顧……”

  從岳麓山岳王亭路往山上走,路邊是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路軍陣亡將士修建的麓山忠烈祠。再向上到赫石坡,沿著160余級陡峭的石階一路向上,是73軍陣亡將士碑。碑上的紅字最近重新漆過,碑的左側放了一座形似岡村寧次的跪姿石人,據說是去年清明節時黃埔軍人后人所立。

  湘鄉人彭位仁率領的73軍,在第六、九兩戰區對日作戰中,功勛卓著。1941年12月,當時駐扎在湖北的73軍77師,在爛泥深坑路上,兩天兩夜走了300多華里,抵達岳麓山附近,參加守備長沙作戰。長沙抗戰史專家曹湘陵介紹,77師官兵幾乎全是湖湘子弟,本土抗戰,自然英勇尤甚。

  說到長沙會戰,不能不說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天爐戰法”。即在日軍進攻方向上,破壞道路,堅壁清野,設置縱深伏擊地區,正面誘敵深入,從四面八方構成一個“天然熔爐”,將敵圍而殲之。如今,薛岳的戰時指揮部還保存在愛晚亭附近。

  走到岳麓山頂古炮臺,便可看到岳麓山在會戰中的制高點作用。薛岳把戰區直屬炮兵群配置在山上,其火力能及時壓制長沙市區周圍所有交戰地區。曹湘陵說,加配180毫米榴彈炮抗擊日軍,幾乎彈無虛發。

  從炮臺下行,鳥語林處,有一塊長沙會戰碑,向前不遠是云麓宮。一般游人可能會忽略這里的圍欄。圍欄旁一塊小小的提示牌上寫道:“此處麻石圍欄上刻有五千多位長沙會戰中陣亡將士的名單。”

  1938年至1944年,震驚世界的三次長沙會戰和一次長衡會戰,是八年抗戰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日軍受到中國軍隊沉重打擊,傷亡10.7萬人。其中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以傷亡28116人的代價,斃傷日軍56994人、俘虜139人,成為珍珠港事件后盟軍對日第一場重大勝利。

  長沙因此戰讓世界所熟知。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稱:“盟軍的勝利,全賴華軍長沙大捷。”

  戰后,岳麓山把為保衛自己而犧牲的子弟攬入懷中。

  山下,學子們書聲瑯瑯。

  熱血鑄就“英雄山”

  本報記者 肖軍 黃巍

  通訊員 周曉鵬

  山頭濕地松綠油油一片,吃飽的老牛躺在林下,白鵝在河灘覓食……9月2日,記者來到溆浦縣龍潭鎮大華鄉小黃村,這個小山村顯得平靜而安寧。如果不是附近山頭上殘留的戰爭遺跡,誰能想到,69年前,這里曾發生異常激烈的戰斗。

  跨過一片農田,走上山路,只見一條條壕溝從山麓盤旋上山頂;一個個掩體彼此相連,布滿山上。細心尋找,還能從泥土里找出發綠的子彈殼和炮彈片。

  這座山原叫鷹形山,山勢平緩,卻是進出龍潭、圭洞的“要塞”。1945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湘西會戰(又稱雪峰山會戰、芷江保衛戰)中最慘烈的戰事,就發生在這里。

  據史料記載,1945年4月初,侵華日軍發動攻勢,企圖攻占芷江飛虎隊空軍基地。敵軍三路西犯,其中北路日陸軍116師團109聯隊4000多人偷襲龍潭。龍潭戰役自4月17日打響,國民革命軍74軍51師師長周志道率部迎敵。

  戰役之初,日軍搶占鷹形山,準備接應后續主力,由此突破龍潭防線,合圍飛虎隊所在地芷江。

  “龍潭戰役是整個湘西會戰中最漂亮的殲滅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威風和志氣。” 溆浦縣史志辦主任、《龍潭戰役》主編張昌竹介紹,當時天雨路滑,為奪回鷹形山,中國軍隊先是穿“釘鞋”沖鋒,接著穿草鞋沖鋒,最后挑選一批湘西籍強壯士兵組成敢死隊,赤腳沖上去,和日本兵肉搏,終于將鷹形山拿下。接著,反攻、防守,再反攻、再防守,拉鋸般爭奪。陳納德將軍指揮的飛虎隊前來助戰,投下無數燃燒彈、炸彈。當時硫磺和硝煙將山石烤成了白色,山上找不到一根綠草。

  28天后,日軍慘敗,偷襲龍潭的4000多日本兵全部被殲。

  張昌竹說,湘西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最后一戰”,龍潭戰役是湘西會戰關鍵一戰,而對鷹形山的爭奪又是龍潭戰役中最激烈的戰斗。鷹形山上,灑遍了抗日英烈的熱血。戰后,鷹形山改稱英雄山。

  與英雄山對望的弓形山上,建了一座抗日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龍潭戰役中犧牲的700多名抗日將士。沿著300多級石階拾級而上,兩旁古木參天。陵園紀念塔造型獨特——一顆炮彈模型。英烈墓碑上,刻著錢鐘書父親錢基博教授題寫的祭文:“國殤雄鬼,化作長庚……”

  陵園管理處負責人陳貴生介紹,為了告慰英靈,1945年秋,由鄉民慕義、國民政府撥款、作戰部隊施工,修建了這座陵園。近年來,溆浦縣投入資金,對陵園浩氣門、英烈墓、石級路、碑墻等進行全面修繕。現在,來陵園祭奠英烈的各地人士絡繹不絕。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湖南日報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看|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欧美 亚洲 日韩 中文2019|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中文字幕av一区|